《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试比较两首送别诗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点。(4分)
  (2)《淮上与友人别》一诗是如何表达别情的?(4分)

参考答案:
⑴韦庄诗感情基调明朗一些,借“明月”“帆风”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良好的祝愿,希望友人能平安抵达。郑谷诗感情基调凄清伤感一些,既通过景物渲染离情,又在颔联直接点出了离别的伤感愁绪。
⑵①即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如渡头柳丝、飘荡的杨花牵曳着惜别的深情,惹动着渡江人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②渲染烘托。诗人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饯别、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表达别离的愁绪。③以乐景衬哀情。首句以青青柳色、江头春光的美景来反衬末句离人的各奔东西、各向天涯、南北异途的懊恼和漫长旅途中的无边寂寞之情。④对照。末句“君”“我”对举,“潇湘”和“秦”对照,南北异途增添了临岐握别的黯然伤魂。(答对两点并有具体分析给4分)

赏析:
《淮上与友人别》是晚唐时期郑谷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将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的表达。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6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汪藻《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阅读答案附赏析

    己酉①乱后寄常州使君侄 汪藻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②,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注:①汪藻,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己酉:即公…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6
  • 白居易《琵琶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琵琶行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77
  • 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阅读答案及赏析

    水调歌头定王台 南宋  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8
  •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即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0
  • 木兰诗的学案

    木兰诗的学案   《木兰诗》学案   ㈠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9
  • 周邦彦《春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5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分析。(6分) …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