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震,字克声,临潼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吕震,字克声,临潼人。洪武十九年以乡举入太学。时命太学生出稽郡邑壤地,以均贡赋。震承檄之两浙,还奏称旨,擢山东按察司试佥事。入为户部主事,迁北平按察司佥事。燕兵起震降于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乐初迁真定知府入为大理寺少卿三年迁刑部尚书六年改礼部。皇太子监国,震婿主事张鹤朝参失仪,太子以震故宥 之。帝闻之怒,下震及蹇义于锦衣卫狱,已,复职。仁宗即位,命兼太子少师,寻进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宣德元年四月卒。
震尝三奉命省亲,两值关中饥,令所司出粟振之,还始以闻。然无学术,为礼官,不知大体。成祖崩,遗诏二十七日释缞服。及期,震建议群臣皆易乌纱帽,黑角带。近臣言:“仁孝皇后崩,既释缞服,太宗易素冠布腰绖。”震勃然变色,诋其异己。仁宗黜 震议,易素冠布腰绖。洪熙元年,分遣群臣祀岳镇海渎及先代帝王陵。震乞祀周文、武、成、康。便道省 母,私以妻丧柩与香帛同载。祀太庙致斋,饮酒西番僧舍,大醉归,一夕卒。
成祖初巡北京,命定太子留守事宜。震请常事听太子处分,章奏分贮南京六科,回銮日通奏。报可。十一年、十四年,震再请如前制。十七年,帝在北京,因事索章奏,侍臣言
留南京。帝忘震前请,曰:“章奏宜达行在,岂礼部别有议耶?”问震。震惧罪,曰:“无之,奏章当达行在。”三问,对如前。遂以擅留奏章,杀右给事中李能。众知能冤,畏震莫敢言。尹昌隆之祸,由震构之。事具《昌隆传》。夏原吉、方宾以言北征饷绌得罪,以震兼领户、兵部事。震亦自危。帝令官校十人随之,曰:“若震自尽,尔十人皆死。”
震有精力,能强记,才足以济 其为人。凡奏事,他尚书皆执副本,又与左右侍郎更进迭奏。震既兼三部,奏牍益多,皆自占奏,侍郎不与也。情状委曲,千绪万端,背诵如流,未尝有误。尝扈北狩,帝见碑立沙碛中,率从臣读其文。后一年,与诸文学臣语及碑,诏礼部遣官往录之。震言不须遣使,请笔札帝前疏之帝密使人拓其本校之,无一字脱误者。
(节_____选自《明史·吕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子以震故宥 之宥:宽恕
B.仁宗黜 震议黜:罢免
C.便道省 母省:探望
D.才足以济 其为人济:弥补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燕兵起震/降于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乐初/迁真定知府/入为大理寺少卿/三年迁刑部/尚书六年改礼部
B.燕兵起/震降于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乐初/迁真定知府入/为大理寺少卿三年/迁刑部尚书/六年改礼部
C.燕兵起震/降于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乐初/迁真定知府入/为大理寺少卿三年/迁刑部/尚书六年改礼部
D.燕兵起/震降于成祖/命侍世子居守/永乐初/迁真定知府/入为大理寺少卿/三年迁刑部尚书/六年改礼部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吕震的女婿主事张鹤朝见时失仪,太子看在吕震的分上宽恕了他。仁宗皇帝知道后很愤怒,将吕震和蹇义投进锦衣卫监狱,不久又给他们官复原职。
B.成祖留下遗诏规定二十七日后便脱去丧服。到期时,有近臣不听吕震建议,主张改换素冠和布腰带,吕震诋毁人家。最后仁宗也没有采纳吕震的建议。
C.吕震先是请求章奏分贮于南京六科,等圣上回来后再一齐上奏。后又害怕获罪,矢口否认,导致皇上以擅留奏章之罪,杀死了右给事中李能。
D.吕震记忆力惊人,身兼三部之任,奏章特别多,但他都是自己口授奏章,不用侍郎参与。情状复杂,千头万绪,他都背诵如流,不曾有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震尝三奉命省亲,两值关中饥,令所司出粟振之,还始以闻。(5分)
(2)震言不须遣使,请笔札帝前疏之。帝密使人拓其本校之,无一字脱误者。(5分)

参考答案
4.B 黜:废除。
5.D 解答此题,先要整体阅读画线部分,弄懂大意,是吕震降于成祖后官职的变动,据此理解断句。“燕兵起”交代背景,“震”另起一事,“永乐初”“三年”“六年”为时间,
“迁”“入”是官职变动,均宜停顿。
6.A 选项张冠李戴,将吕震和蹇义投进锦衣卫监狱的应是明成祖,那时候仁宗还未即位。
7.
(1)吕震曾三次奉命省亲,其中两次正值关中闹饥荒,吕震令有关官员出粟赈济,回来后才上报皇上。(关键词:尝、值、振、闻各1分,句意1分)
(2)吕震说不用派人,请备好笔纸在皇上面前写出来。皇上暗中派人去拓回碑文校对,竟无一字脱漏和错误。(关键词:疏、拓、校、脱误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吕震,字克声,临潼人。洪武十九年(1386),他以乡举进入太学。当时皇上命太学生出去检查各郡县的土地肥瘠情况,以均摊贡赋。吕震受命前往两 浙,回来汇报时很合皇上心意,被升为山东按察司试佥事,后召入京任户部主事,再升为北平按察司佥事。燕王起兵时,吕震向成祖投降,受命侍奉世子居守。永乐 初年(1403),他升为真定知府,又入京任大理寺少卿。三年升为刑部尚书。六年改任礼部尚书。皇太子监国时,吕震的女婿主事张鹤朝见时失仪,太子看在吕 震的分上宽恕了他。皇上知道后很愤怒,将吕震和蹇义投进锦衣卫监狱,不久,给他们复职。仁宗即位后,命吕震兼任太子少师,不久晋升为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宣德元年(1426)四月去世。
吕震曾三次奉命省亲,其中两次正值关中闹饥荒,吕震令有关官员出粟赈济,回来后才上报皇上。但他没有学术,任礼官却不知大体。成祖去世时,遗诏说二 十七日后便脱去丧服。到期时,吕震建议群臣都换上乌纱帽和黑角带。近臣说:“仁孝皇后去世时,脱去丧服后,太宗是改换素冠和布腰带。”吕震勃然变色,诋毁 他反对自己的意见。
仁宗不用吕震的建议,改换素冠和布腰带。洪熙元年(1425),分遣群臣祭祀五岳和镇海渎以及先代帝王陵墓。
吕震请祭祀周代文、武、成、康四王,顺便回家探母,私下把妻子的丧柩和香帛同载在一辆车上。祭祀太庙时设斋,他在西番僧人住处饮酒,大醉而归,当晚死去。
成祖最初巡视北京时,命吕震确定太子留守事宜。吕震请求常事便听任太子处理,章奏则分贮于南京六科,等圣上回来后再一齐上奏。回报说可行。十一年、 十四年,吕震再请求照前例办。十七年,皇上在北京,因事索要章奏,侍臣说留在南京了。皇上忘了吕震先前的请求,说道:“章奏应该送达行在所,难道是礼部另 有所议吗?”便问吕震。吕震害怕获罪,说:“没有,奏章应当送达行在所。”皇上再三询问,吕震仍这么说。皇上于是以擅留奏章之罪,杀右给事中李能。众人知 道李能冤枉,但因害怕吕震都不敢说。尹昌隆之祸,也是吕震制造的。事见《昌隆传》。夏原吉、方宾因说北征军饷短缺而获罪,皇上以吕震兼领户部和兵部事务。 吕震也自危。皇上令十名官校跟着吕震,说:“如果吕震自尽,你们十人都得死。”吕震有精力,能强记,才能足以补其为人之不足。每次奏事,别的尚书都手拿副 本,又与左右侍郎轮番上奏。
吕震既然身兼三部之任,奏章更多,但他都是自己口授奏章,不用侍郎参与。情状复杂,千头万绪,他都背诵如流,不曾有误。他曾作为扈从随皇上北狩,皇 上见有石碑立在沙碛中,率群臣去读碑文。过了一年,皇上与文学之臣谈及该石碑,诏令礼部派官去录回碑文。吕震说不用派人,请备好笔纸在皇上面前写出来。皇上暗中派人去拓回碑文校对,竟无一字脱漏和错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0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彭端淑《为学》原文与翻译

    《为学》 作品名称: 《为学》 作品别名: 《为学一首示子侄》 创作年代: 清 作品出处: 《白鹤堂文集》 文学体裁: 杂文 作者: 彭端淑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4
  •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赏析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1
  •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
  • 常见的文言文代词

    常见的文言文代词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吾欲之南海,何如?   3、余忆童稚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2
  •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诗意:贫穷的生活经常三餐不济,不见炉灶烟火,正好不必为了明天的断炊习俗,去纪念古代的寒士介子推啊!这两句是诗人逢寒食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3
  •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翻译赏析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审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