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马说》《汉书》阅读答案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19.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 自己的话填空。(3分)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       ;语段(二)用②    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

参考答案
16.B
17.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18.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之情。
19.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道理论证   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0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94
  • 估价之友文言文翻译

    估价之友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估价之友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某公之卒也,所积…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72
  • 唐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5
  • 唐诗游子吟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孟郊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译文及注释 游子吟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7
  • 六丑·杨花原文及赏析

      《六丑·杨花》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彭元逊,其古诗全文如下: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6
  • 宋人御马文言文翻译

    宋人御马文言文翻译   宋人御马讲的是宋国有一个赶路的人,他的马不肯前进,(他)就杀死(一匹马),并把尸体投入溪水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宋人御马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1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