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三余”读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董遇“三余”读书

原文:

《魏略·董遇传》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①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②。”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③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从遇学。

注释:①.好:喜欢,勤于的意思。 ②.见:同“现”,显露出来。 ③.或:有的人。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讥笑他,但他照样读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想跟从他学习,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又说:“书读了上百遍后,它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相关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
②忘恩负义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④曹刿请见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
A.性质讷而好学 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 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5. 这段文字围绕读书讲了哪两方面内容?
6.文中所说的“三余”,其具体内容是哪“三余”?

参考答案:
1. ①背 ②背弃,辜负 ③见同“现”④拜见
2. C
3. ①苦于没有时间
②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③读书百遍而(书中)的意义自然的显现(出来)
4. 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5.书要多读,要抓紧空余时间读
6.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2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曾巩《谢杜相公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谢杜相公书① 曾巩 伏念昔者,方巩之得祸罚于河滨,去其家四千里之远。南向而望,迅河大淮,埭堰湖江,天下之险,为其阻厄。而以孤独之身,抱不测之疾,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3
  • 张可久――寨儿令・次韵怀古

      寨儿令·次韵怀古   元代:张可久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0
  • 方孝孺《溪渔子传》原文及译文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邀,辄处其上,而什伍部署之,令之曰“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学,使读书,时时弃…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6
  • 苏轼《石钟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①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4
  • 古诗新韵阅读

      之一、江南不思归   舟侧亭前野草花,   烟外桥边柳枝斜。   遥看彩虹惊落雁,   一梦江南卧酒家。   之二、有感于“长短任天涯”句   长做短来短亦长,   长长短短皆…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2
  •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朝代:宋代 作者:尹焕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青颦粲素靥。海国仙人偏耐热。餐尽香风露屑。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盈盈步月。悄似怜、轻去瑶阙。人何在,忆渠痴小,点点爱轻撅。 愁绝。旧游…

    古诗文 2020年5月26日
    78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