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患盗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患盗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盗可乎( 
②衣食不( 
③则探囊发而为盗矣(     
8.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长烟一空   B.王命急宣    C.以钱币乞之  D.异二者之为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2)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10.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3分)

参考答案
7.(3分)①除:清除(消灭) ②足:足够  ③箧:箱子。
8.(3分)C
9.(6分)(1)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
( 2)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为盗贼(强盗)啊。
10.(3分)  ①衣食不足   ②政赋不均  ③教化不修

【参考译文】
天下正忧心盗贼蜂起。有人问我说:“盗贼可以平息吗?”我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平息呢?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那人又说:“请问偷盗(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回答他说:“穿的吃的不足,是偷盗产生的根源;徭役赋税不公平,是偷盗产生的根源;道德教化不开展,是偷盗产生的根源。第一个根源(指衣食不足)被忽视,就会掏别人腰包开别人箱柜而成盗贼;第二个根源(指赋税不公)被忽视,就会手拿兵刃抢劫良民而成盗贼;第三个根源(指道德教化不开展)被忽视,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为盗贼(强盗)啊。这就是所说的盗贼也有产生的根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2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每次语文考试的必考题,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8
  • 南齐书明僧绍传文言文理解和答案

    南齐书明僧绍传文言文理解和答案   南齐书明僧绍传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   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永光中,镇北府辟功曹,并不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8
  • 《许生端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生端方 原文 道光间,姑苏渡僧桥畔,泊一县试舟。书生姓许,年方二十,风度翩翩,多才,生平端方无戏言,有古贤士之风。三更,见岸畔火焰耀天,锣声人声轰然惊心,知店肆失火。许生颇为叹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3
  • 荀子劝学文言文一词多义

    荀子劝学文言文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比)   (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 (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1
  •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36
  •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的翻译赏析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作者为元朝诗人、文学家宋方壶。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   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