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赏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84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青霞先生文集序

    朝代:明代 作者:茅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27
  •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杨万里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译文及注释 宿新市徐公店译文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76
  • 凿壁偷光文言文的翻译

    凿壁偷光文言文的翻译   凿壁偷光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如下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凿壁偷光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匡衡…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7
  • “王师范,青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师范,青州人。父敬武,初为平卢牙将。唐广明元年,无棣人洪霸郎合群盗于齐、棣间,节度使安师儒遣敬武讨平之。及巢贼犯长安,诸籓擅易主帅,敬武乃逐师儒,自为留侯。王铎承制授以节钺,后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5
  • 王积薪闻棋文言文附答案

    王积薪闻棋文言文附答案   《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1
  •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的词意: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 出自苏轼《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