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译文
  紧窄的窗户,小巧的窗纱,拓露出一方视野的空间。窗外飘打过多少阵风雨,而梨花还是那样的耀眼。不须说客灯前黯然的心绪,孤枕畔旅居的伤感,我的思念总是飞向很远很远。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发垂肩,再久的繁华不过是春梦一现。忽然间,我发现居民家飘出一缕缕轻烟,从杨柳树两边升起,渐渐爬上了高耸的屋檐。
  注释
  ⑴窄索:紧窄。
  ⑵甚:甚是,正是。
  ⑶檐牙:檐角上翘起的部位。
  鉴赏
  乔吉卒于至正五年(1345)二月,生年已不可考。但曹寅本《录鬼簿》说他“江湖间四十年,欲刊所作,竟无成事者”,他在《录么遍·自述》中也有“批风抹月四十年”之语,则享年至少在六十岁以上。从本曲“五十年春梦繁华”句来看,当是他五十岁进入老境的作品。
  这首曲写的是清明,却从“客窗”的意境表现,不消说客愁才是真正的主题。诗人先从窗外的一角春景领起,转入“窄索帘栊,巧小窗纱”,实已显现出自己囿守客居一方小小天地的情状。而临窗所见的,是“风风雨雨梨花”。风雨、梨花,固然是清明时节的典型景物,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寒食花开千树雪”;但以“风风雨雨”来配合“梨花”,那就难免使人感到“可恨狂风淫雨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顾德润《青玉案》)的憾恨了。这种惊心动魄的春景,暗示了作者“客窗清明”的悲愁心情。
  守着窗儿,一无出户赏春的情绪,这就为以下客况的种种回忆留出了地步。诗人以一个“甚”字总领,有感慨万千之意;而“三千丈”两句的概括,则充溢着客愁茫茫、万念俱灰的怅恨。“三千丈清愁鬓发”,是从李白《秋浦歌》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脱化,这与“五十年春梦繁华”对应,显示了作者进入垂暮之年而不堪回首平生的颓然心境。白发皤然,犹漂泊于客乡,诗人的“情绪”、“客怀”、“心事”,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结末以一个“蓦”字打断客思,重将目光投向窗外,照应“清明”,而深意又不止此。原来清明节前为寒食禁烟,家家冷食,不点火做饭,直到清明的这天才重开新火,而民间又有以新火互赠亲邻的习俗。这一笔以“人家”的“分烟”,衬示自己作客的孤独,不言愁而愁意倍见,可谓神来之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4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临江仙·梦觉小庭院》原文翻译

      《临江仙·梦觉小庭院》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8
  • 古诗鉴赏:轼的《春宵》

    宋代诗人苏轼的《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赏析   开篇两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86
  • 文言文《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

    文言文《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   第一课时     【课前思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闾左( ) 適戍( ) 罾( ) 徇( ) 笞( )广   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5
  • 唐太宗论三镜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唐太宗论三镜文言文   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 ,徵薨,命百官九品…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5
  • 荀顗字景倩文言文练习

    荀顗字景倩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荀顗,字景倩,颍川人,魏太尉彧之第六子也。幼为姊婿陈群所赏。性至孝,总角知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1
  • 《重赋·厚地植桑麻》翻译及赏析

      《重赋·厚地植桑麻》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