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骃传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
     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骃由此候宪。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薄哉?”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吾能令骃朝夕在傍,何必于此!”适欲官之,会帝崩。
   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盂。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
   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二)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遑仕进之事                遑:闲暇,空闲
B.公爱班固而忽崔骃            忽:忽略
C.窦氏之兴,肇自孝文          肇:开始
D.矜矜业业,无殆无荒          殆:危险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C.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D.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骃十三岁便能通晓《诗》《易》《春秋》,博学多才,通晓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于写文章。
B.崔骃呈上《四巡颂》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帝见了崔骃的“颂”之后,对他格外的亲睐,予以破格提拔。
C.窦太后掌朝后,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窦宪要谦恭崇德,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永泽恩惠。
D.窦宪任车骑将军后日益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直言劝谏。窦宪不能容忍崔骃的劝谏,逐渐疏远了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5分)
(2)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5分)

参考答案
4.D(殆:通“怠”,懈怠。)
5.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B(“予以破格提拔”有误,文中的信息是“适欲官之,会帝崩”)
7.(1)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
   (得分点:“或”、“讥”、“玄静”、“以”、“失实”各1分)

(2)在内心凭借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凭借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
(得分点:“固”、“守”、“卒”、“祚”、“垂”各1分)

【参考译文】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崔骃十三岁能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博学有大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会写文章。年轻时游历到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钻研典籍为业,不遑做官之事。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崔骃模仿杨雄的《解嘲》,写了《达旨》来答复他们。

元和年间,肃宗开始遵循古礼,巡视四方山岳。崔骃呈上《四巡颂》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上向来喜好文章,自从看了崔骃的《四巡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对侍中窦宪说:“你知道崔骃吗?” 窦宪答道:“班固多次对我说起他,但我没有见过。”皇上说“:你喜欢班固而忽略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哩。请试着见他。”崔骃由此问候窦宪。窦宪来不及穿戴拖着鞋子赶到门口迎接,笑着对崔骃说道:“亭伯,我奉皇上的命令和你交朋友,你怎能先来接近我呢?”于是请他进来奉为座上客。不多久,皇帝来到窦宪家。当时崔骃正好在窦宪家,皇帝听说后想要召见他。窦宪劝谏皇帝,认为不宜与平民相见。皇帝领悟道:“我能使崔骃朝夕在我身旁,何必在此见面!”正想请他做官,碰到皇帝驾崩。

窦太后掌朝,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他说:“窦氏的兴起,从孝文帝开始。长君、少君以淳厚贤淑守道,成名在先日;安丰侯窦融(窦宪的祖父)以佐命大德,显赫于中兴之时。在内心以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以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谦德之光,《周易》所赞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备。所以君子福大却更加恐惧,爵位高而更加谦恭。看远近,低头抬头都有法则可循,铭刻在几杖之上,刻记在盘盂之间。兢兢业业,不懈怠不荒废。这样,就享有百福,流传无穷。”

等到窦宪做了车骑将军,召崔骃做掾吏。窦宪府尊贵权重,掾属三十人,都是从前的刺史、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只有崔骃没有做过官且年少,提拔在其中。窦宪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劝谏他。等到出击匈奴时, 窦宪在道路上更加不守法度。崔骃做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次,切中要害。窦宪不能容忍,逐渐疏远了他,因为知道崔骃是高第出身,让他出为长岭县长。崔骃自认为被疏远,不得志,于是不上任而回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4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口技用了什么描写和什么描写

    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文章以&ldquo…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34
  •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7
  • 文言文教学要改变的观念分析

    文言文教学要改变的观念分析   从许多谈文言文教学的文章看,人们普遍反对用串讲的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令学生昏昏欲睡,对师生双方来说,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0
  • 鹧鸪天 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①,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44
  • 《画堂春・咏史》

    《画堂春·咏史》——林一清     巫山雾雨北固楼,中坐天地满神州。 深夜观景延眼收,冷血吴钩。 忆昔英雄往事,三国青史千…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69
  • “安成康王秀字彦达,文帝第七子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安成康王秀字彦达,文帝第七子也。天监元年,封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属饥年,以私财赡百姓,所济甚多。 六年,为江州刺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