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翻译及道理分析

北人食菱 意思:比喻强强辩别,护其短处。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护其短处 ,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4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释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释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下面来看看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释的详细内容吧!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释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2
  • 黄永《卜算子·有感》“匿影住人间,横眼看天下”全词赏析

    卜算子·有感 黄永 匿影住人间,横眼看天下。都道乾坤一腐儒,自问何为者? 得酒且高歌,无酒干休罢。若有留髯送客人,一石臣能也。 赏析   这首词大约作于作者晚年,黄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 圣谕广训的节录原文及译文赏析

      《圣谕广训》节录   生人不能一日无用,即不可一日无财。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故节俭尚焉。夫财犹水也,节俭犹水之蓄也。水之流不蓄,则一泻无余而水立涸矣;财之流不节,则…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0
  • 宋人或得玉

      《宋人或得玉》选自《左传·襄公十五年》。   【文言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rdqu…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7
  • 《淇奥》赏析及译文

      《淇奥》   先秦:佚名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5
  •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这几句词是说,河畔杨柳青青,丛草新绿,这般春景,反添愁肠;这种“新愁”为什么像青草、绿柳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