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15.《病梅馆记》的作者龚自珍,字璱人,浙江杭州人,晚清杰出思想家,          家,《己亥杂诗》中的名句是:                   ,不拘一格降人才。       (2分)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固也                                 (2)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3)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4)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17.下列加点词与“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中的“以”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B.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C.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D. 而木之性日以离
18.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3分)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19.有人评价《病梅馆记》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有相通之处,你同意吗?试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5.文学家  我劝天公重抖擞(2分)
16.本来  约束  智慧能力 卖 (4分)
17.C (2分)
18.又不能使天下的百姓,砍掉笔直的枝条,删掉繁密的枝叶,锄掉端正的树枝,把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赚钱。(3分)
19.我同意这种看法。两文在思想倾向上的相通之处是:都表现了对封建统治的干预与束缚的不满,都透露了个性自由发展的要求。《种树郭橐驼传》以种树之道类比为官之理,说明要去除烦忧,顺应民心,顺乎自然的道理。《病梅馆记》借梅喻人,说明在封建社会,人性受到压抑和摧残,提倡个性自由与解放。(4分)

参考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7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展望未来的诗句

    展望未来的诗句   其实很简单,就像放风筝,把握住手中的那根线,然后放飞它,放飞自己的梦想,就算线断了,也不用奇怪,因为那没什么,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就算是失败了也没有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8
  • 辛弃疾――醉太平・春晚

      醉太平·春晚   宋代:辛弃疾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鉴赏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8
  • 《途中》

    赵汝 雨中奔走十来程, 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 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 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 翠条浓处两三莺。 这是一篇途中纪景的诗篇,记诗人…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0
  • 《旅夜书怀》原文及注释译文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⑴岸:指江岸边。   ⑵…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523
  • 罗生还镯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及译文答案

    罗生还镯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及译文答案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154
  • 池州翠微亭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飞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