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燕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郢人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

注:
1.郢人:楚国人。郢(ying)(第三声),古地名,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2.书:写;写信。
3.遗(wei)送出。
4.尚明:以明察为贵。尚,崇尚,重视。
5.白:禀告。
6.持:拿着。
7.明:明亮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夜书,火不明( )
②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③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
④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⑤云而过书"举烛"( )
⑥燕相白王( )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光线暗。②光明。③表定语后置。④表判断,兼停顿。⑤误。⑥告诉。
(2)①不可穿凿附会,曲解愿意。②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有何不可?
译文:
  楚国首都郢有人给燕国宰相写信,是在夜晚书写的,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把蜡烛举高点。"说了便把"举烛"写到信上。"举烛"不是书信的本来的内容。
  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燕国宰相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
  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书信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

本文用一个生活中的故事,说明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穿凿附会的学风。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这种学风与“郢书燕说”是相类似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8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战国策西周秦召周君》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西周秦召周君》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秦召周君,周君难往。或为周君谓魏王曰:“秦召周君,将以使攻魏之南阳。王何不出于河南?周君闻之,将以为辞于秦而不往。周君不入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6
  • 励志的文言文名句

    励志的文言文名句   文言文是我们语文必学的知识,大家知道有哪些励志的句子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励志的文言文名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NO.1   古之人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25
  • 咏雪 / 咏雪联句

    朝代:宋代 作者:刘义庆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778
  • 一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一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父慧炬,齐尚书郎。高祖①践阼,(远)为步兵校尉。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9
  • 韦承庆《南行别弟》原文、注释和鉴赏

    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2)。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注释】 (1)南行:作者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因被流放岭南,贬为高要县尉,远在都城长安之南,故赴贬所称…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80
  •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