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燕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郢人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

注:
1.郢人:楚国人。郢(ying)(第三声),古地名,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2.书:写;写信。
3.遗(wei)送出。
4.尚明:以明察为贵。尚,崇尚,重视。
5.白:禀告。
6.持:拿着。
7.明:明亮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夜书,火不明( )
②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③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
④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⑤云而过书"举烛"( )
⑥燕相白王( )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光线暗。②光明。③表定语后置。④表判断,兼停顿。⑤误。⑥告诉。
(2)①不可穿凿附会,曲解愿意。②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有何不可?
译文:
  楚国首都郢有人给燕国宰相写信,是在夜晚书写的,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把蜡烛举高点。"说了便把"举烛"写到信上。"举烛"不是书信的本来的内容。
  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燕国宰相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
  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书信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

本文用一个生活中的故事,说明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穿凿附会的学风。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这种学风与“郢书燕说”是相类似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8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家姓.訾》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訾》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訾》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周国有地名为訾(在现今河南省巩县一带)的,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将地名作为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7
  • “赵简子,名鞅,为赵氏孤儿赵武之孙”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赵简子,名鞅,为赵氏孤儿赵武之孙。晋定公时,赵简子为执政大夫。 王孙圉(yǔ),楚国大夫,为人机敏,善言辩,每出使诸侯,不辱使命。 楚晋常有行李之往来。十九年,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8
  •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及视频朗诵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及视频朗诵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 Zhào Qián Sūn Lǐ Zhōu Wú Zhèng W&aac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1
  • ●卷五十八 ◎奏议十二首

      【乞禁商旅过外国状】   元?五年八月十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检会杭州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奏泉州百姓徐戬公案,为徐戬不合专擅为高丽国雕造经板二千九百余片,公然载…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0
  • 《入海取沉水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入海取沉水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8
  • 《白侯之贤》原文及译文

      《白侯之贤》出自明代宋濂的《书白衢州》,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白侯贤能之处体现于三点:定科繇,律己,驭吏。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