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存亡大计》“国家大策系于安危存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存亡大计
(宋)洪迈
国家大策系于安危存亡。方变故交切,幸而有智者陈至当之谋,其听而行之,当如捧漏瓮以沃焦釜。而愚荒之主,暗于事几,且惑于谀佞孱懦者之言,不旋踵而受其祸败,自古非一也。曹操自将征刘备,田丰劝袁绍袭其后,绍辞以子疾不行。操征乌桓,刘备说刘表袭许,表不能用,后皆为操所灭。唐兵征王世充于洛阳,窦建德自河北来救,太宗屯虎牢以扼之,建德不得进,其臣凌敬请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关中骇震,则郑围自解。诸将曰:“凌敬书生,何为知战事,其言岂可用?”建德乃谢敬。其妻曹氏,又劝令乘唐国之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郑围何忧不解。建德亦不从,引众合战,身为人擒,国随以灭。唐庄宗既取河北,屯兵朝城,梁之君臣,谋数道大举,令董璋引陕、虢、泽、潞之兵趣太原,霍彦威以汝、洛之兵寇镇、定,王彦章以禁军攻郓州,段凝以大军当庄宗。庄宗闻之,深以为忧。而段凝不能临机决策,梁主又无断,遂以致亡。石敬瑭以河东叛,耶律德光赴救,败唐兵而围之,废帝问策于群臣。时德光兄赞华,因争国之故,亡归在唐,吏部侍郎龙敏请立为契丹主,令天雄、卢龙二镇分兵送之,自幽州趣西楼,朝廷露檄言之,虏必有内顾之虑,然后选募精锐以击之,此解围一策也,帝深以为然。而执政恐其无成,议竟不决,唐遂以亡。皇家靖康之难,胡骑犯阙,孤军深入,后无重援,亦有出奇计乞用师捣燕者。天未悔祸,噬脐弗及,可胜叹哉!
(选自《容斋随笔·续笔卷一》)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宗屯虎牢以扼之    扼:扼制           B.徇汾、晋,趣蒲津    趣:奔赴
C.建德乃谢敬          谢:感谢          D.胡骑犯阙            阙:都城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体现决策者“临机无断”的一组是(     )(3分)
①且惑于谀佞孱懦者之言       ②绍辞以子疾不行
③建德亦不从,引众合战       ④庄宗闻之,深以为忧
⑤因争国之故,亡归在唐       ⑥天未悔祸,噬脐弗及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洪迈认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到安危存亡的大事,而愚君的败亡,除了受奸猾怯懦的人的话迷惑外,看不清事情的关键也是原因之一。
B.唐兵讨伐王世充时,窦建德率兵援助,凌敬提出迂回进军,避开唐兵的建议;窦妻也劝他乘虚而入,令唐兵回师自救,窦建德最终采纳了妻子的建议。
C.靖康之难时,金兵孤军南侵,后无有力后援,宋朝统治者未吸取历史教训,没有采纳出击燕地,引金兵反北自救的计策。
D.文章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记述了五桩因愚昧的决策者在变故交织时没有依从智者的谋略而导致败亡的历史教训,表达了对后世的警戒。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旋踵而受其祸败,自古非一也。(3分)
(2)而执政恐其无成,议竟不决,唐遂以亡。(3分)

参考答案
2.(3分)C(谢:推辞、拒绝)
3.(3分)C(④庄宗闻之,深以为忧 讲的是后唐庄宗听闻梁国君臣的计策很担忧,而这段故事中临事没有正确决断的,是梁国国君;⑤因争国之故,亡归在唐,讲的是耶律赞华因争夺王位失败,逃亡到后唐,跟临事决断无关。)
4.(3分)B(窦建德最终既没有采纳凌敬的建议,也没有采纳妻子的计策,而是和唐军正面交锋,而被俘虏。)
5.(6分)(1)受奸猾怯懦的人的话的蛊惑而迅速走向灭亡,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3分)
(2)可是执政的大臣怕没有把握,到最后也没有决定是否采纳这个主张,后唐于是因此而亡国了。(3分)

【参考译文】
国家重要决策,关系到安危存亡。当各种变故交织在一起时,幸而有聪明的人提出正确的谋略,听从他们的话去实行,好比双手托着漏的水瓮去浇烧焦的锅一样(可救急)。而愚昧的君主,看不清全局形势,而且容易被奸猾怯懦的人的话迷惑,很快就会因此而败亡,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三国时期曹操曾亲自领兵去征伐刘备,田丰劝袁绍袭击曹操的后方,袁绍借口儿子有病而不出兵。曹操领兵去攻打北方的乌戎,刘备劝说刘表袭击许都(今河南许昌),刘表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袁绍、刘表)都先后被操所灭。唐朝时唐兵去洛阳攻打郑国的王世充,窦建德从河北出兵来救援,唐太宗李世民把军队屯于虎牢关来阻挡,窦建德攻打不进,他的部下凌敬请求让全部兵力渡过黄河,占领怀州、河阳(今河南沁阳、孟县),再翻过太行山,进入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境内,沿汾水、晋州(今山西临汾)奔赴蒲津关(今山西永济西),如入无人之境,保证能够取胜,关中地区(今陕西西安一带)震动,洛阳之围就可以解了。可是,建德手下的将军们却说:“凌敬不过是个书生,懂得什么军事,他的话怎能采用?”建德便谢绝了凌敬的建议。建德的妻子曹氏,又劝他趁唐国后方空虚,集中兵力,稳扎稳打,夺取山北地方,再向西包抄关中,唐兵必然要回来救援,郑国的包围哪里还愁不解呢。建德也还是没有听从,而领兵与唐兵进行硬拼,结果被唐兵俘虏,他的国家也随之灭亡。五代的后唐庄宗占领河北地方后,在朝城屯兵,梁国君臣商议,决定分兵几路大举进攻,让董璋领陕州(今河南陕县)、虢州(今河南灵宝)、泽州(今山西晋城)、潞州(今山西长治)四州之兵攻打太原,霍彦威领汝州和洛阳的兵攻打镇、定(今河北石家庄一带),王彦章领禁军攻郓州(今山东郓城),段凝统率主力去抵挡唐庄宗。庄宗得知这消息,十分担忧。但是段凝不能当机决策,梁国国君又优柔寡断,结果导致灭亡。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叛乱,契丹部落的领袖耶律德光领兵去救援他,打败了来征伐的唐兵,并把唐兵包围起来。后唐废帝听到这消息,向群臣征求对策。当时德光的哥哥耶律赞华,因和德光争夺王位失败,逃亡在后唐,吏部侍郎龙敏便请求策立赞华为契丹国王,让天雄、卢龙两镇(管辖河北大名至北京以北一带)节度使派兵送他回国即位,经幽州(今北京西南)直往西楼(今内蒙古林西),朝廷再出檄文通告这项决定。契丹必然担心国内争位乱起,这时再派精兵去袭击他们,这是解围的一个方法。废帝也觉得是个好办法。可是执政的大臣怕没有把握,到最后也没有决定是否采纳这个主张,后唐于是因此而亡国了。我们大宋经历靖康之难,金国的兵侵犯国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孤军深入,无有力的后援,当时亦有人献出奇计,请派精锐兵力直捣金国后方的幽燕地区。大概是老天有意给大宋降下灾祸,而此计没被采用,真是可叹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0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赠何七判官昌浩李白拼音及翻译

    “赠何七判官昌浩李白拼音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赠何七判官昌浩李白拼音版 《 赠zèng何hé七qī判p&ag…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3
  • 黎丘丈人文言文翻译和启示

      《黎丘丈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疑似》,用来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黎丘丈人》文…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6
  • “王俭,字仲宝,生而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俭,字仲宝,生而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幼笃学,手不释卷。宾客或相称美,僧虔曰:“我不患此儿无名,正恐名太盛耳。”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 升明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4
  • 伯夷列传

    朝代:两汉 作者:司马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792
  • 高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高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延进,澶州顿丘人。父晖,周太子太师。延进颇亲学,尝与乱军入民家,少年同行者竞取财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0
  •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寒山《杳杳寒山道》全诗翻译赏析

    《杳杳寒山道》是唐代诗僧寒山的作品。此诗主要写作者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眼所见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首二句描述这条山道的形势和位置;三、四两句从声音上描摹寒山道的静寂宁远;五、六两句从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