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中生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桑中生李
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士,因植焉,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欲之。
【阅读练习】
1、解释:①禾   ②去   ③顾   ④乃   ⑤间
2、翻译:①因植焉      ;
②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③盲者得视
3、成语“好高骛远”中的“骛”,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
1.①苗②离开③回头④是⑤隔
2.①于是(把它)种在那里②有个眼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复明。
3.马跑得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的目标。

翻译:
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头看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浇了一些。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又长出李树来,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
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树下休息,向李树祷告说:“李树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把小猪献给您。”眼痛这种小病,不久就会康复。众人随声传闻,李树因为能使瞎了的人可以看见,所以远近闻名。而远近的人听到这消息都很轰动,那树下常有数千辆马车,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多,绵绵不断。
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看见这景象十分惊诧,说:“这哪有什么神仙?这是我种的李树啊。”于是砍掉了它。

主旨归纳
本文借桑中生李的故事,主要批评了那些人云亦云者,指出了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的危害。告诫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见闻,从而揭示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情,不要盲目相信眼前所见。

阅读训练
对这篇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对的一项是(D)
A、传闻容易失真
B、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不进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们
C、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情,不要盲目相信眼前所见
D、消除迷信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把迷信的事物除掉
下了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于田中种禾(于:介词,在)
B、见之惊云(之:代桑中李树)
C、以余浆灌溉(以:介词凭借)
D、因植种(因:连词,于是、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0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露滴青枫树,山空明月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露滴青枫树,山空明月天。”这两句是说,初秋的夜晚,白露在青枫树上凝集欲滴;明月高挂在晴朗的天上,清光遍洒在空旷的山间。露滴青枫,泊船江上,寒意顿生,猿啸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8
  •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翻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7
  • 浣溪沙 施绍莘

            愁卧寒冰六尺藤,懒添温水一枝瓶。乱鸡啼雨要天明。  等得梦来仍梦别,甫能惊觉又残灯。…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0
  • 苏轼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1
  • 《杂说并序》文言文阅读

    《杂说并序》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3分)   星殒于地,腥矿顽丑,化为恶石,其昭然在上而万物仰之者,精气之聚尔;及其毙也,瓦砾之不若也。人之死,骨肉臭腐,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文言文《大夏》译文与评议

    文言文《大夏》译文与评议   【原文】   弘治十年,命户部刘大夏出理边饷,或曰:“北边粮草,半属中贵人子弟经营,公素不与先辈合。恐不免刚以取祸。”大夏曰:“处事以理不以势,俟至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