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何岳,号畏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ì):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4分)
不敢与家人言之(       )         遂以还之(       )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3】最后一句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2分)
4: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参考答案
【1】这件事     于是(就)     曾经     听说 (4分)
【2】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2分)
【3】穷 , 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4、拾金不昧,寄金不昧(贪)

参考译文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0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驳马虎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驳马虎疑 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臆者君乘驳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r…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75
  •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别是第四句写得太美,容易使…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9
  • 杜甫――《百忧集行》

    【作品介绍】   《百忧集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生活极其穷困,只有充当幕府,仰人鼻息,勉强度日。然而,诗人一贯持有的高尚…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5
  • 经七里滩原文及赏析

      《经七里滩》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0
  • ●外集・卷九

           【顺宗实录卷四】   (起六月,尽七月。)   六月乙亥,(乙,或作己。)贬宣州巡官羊士谔为汀州宁化县尉。士谔性倾躁,时以公事…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4
  • 陆游《阿姥》原文、注释和鉴赏

    陆游《阿姥》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龙钟七十强。 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注释】 (1)这首诗作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三月,陆游时在山阴,七十六岁。姥:…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