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难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鲍子难客
原文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之[1] 。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文化常识】
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阅读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                。

参考答案
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
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
3.责难、驳斥。

翻译
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 宴饮的宾客有上千人。席间,有人献上鱼雁,田氏看了就感慨地说:“天地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 “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类。物种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凭借智慧力量的大小而相互制约,得以生存,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吗?”

注释
齐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食:宴饮。
祖于庭:在庭院里设宴祭路神。祖:古人出远门先设宴祭路神叫“祖”。
殖:种植,使……繁衍生长。
以:用来 。
为:给。
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
预于次:参与在末座。 预,参与。 次,中间。
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
和:应和。表示同意。
亦:也。
坐:通“座”,坐席,座位。
响:回声。
徒:只。
类:种类;物类。
蚊蚋(ruì)囋(zǎn)肤:蚊蚋咬人的皮肤。 蚋,一种吸血昆虫。 囋:叮咬。
食客:投靠在贵族门下有一技之长的人。
并:一起。
智力:智慧和力量。
本:本来,原本。
于:对于
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鲍氏之子反驳齐田氏的一番话,批判了那种认为万物由上天制造出来的唯心主义,赞扬了鲍氏之子的唯物论思想,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与自然应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道理。

性格
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不被众人所迷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3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孤雁 其一 崔涂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51
  • 清江引·钱塘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49
  • 读这十二首诗,就读懂了中国人的一天

    自西周始 人们便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 天色变化,作息时间,皆在其中 起于子半,至于子半 循环往复,日月更生 01 子 时 子时,又名子夜,意为孕育,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子时的天空…

    2022年10月15日
    134
  • 贺新郎(兄弟争涂田而讼,歌此词主和议)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蜗角争多少。是英雄、割据乾坤,到头休了。一片泥涂荒草地,尽是鱼龙故道。新堤上、风涛难保。沧海桑田何时变,怕桑田、未变人先老。休为此,…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553
  • 沁园春(寿高运使)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人道耻堂,直声劲气,胜如鹤山。记殿庭叱禹,风生九陛,都亭劾冀,影摄群奸。海内英豪,如公有几,此地相逢同左官。丹青阁,望烟云缥缈,曾共凭…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34
  • 汪琬《忘庵王先生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忘庵王先生传 [清]汪琬 王先生武,字勤中,明太傅文恪公六世孙也。以诸生入太学,少时风流傥爽,不屑意举子业,自读书赋诗外,若投壶、蹴鞠、豢鱼、笼禽之方,无不通究,而尤长于画,素擅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