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的诗意:远行之人千万不要听那宫前的流水,送走人世间悠悠岁月的正是这水声。这两句是说,这宫前水潺湲流动,其声充耳,引起远行人的客愁,所以,劝其“莫听宫前水”。这宫前水,不仅流尽了古往今来千千万万有才、有志、有为者的大好年光,或者轻掷韶华,或者屈辱一生,或者空死牖下,而且也将流尽腐朽没落的唐王朝的国运。诗句蕴藉含蓄,凝重深沉,内涵深广。

出自韩琮《暮春浐水送别》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释
浐水:亦称为产水,发源于蓝田县西南的秦岭,号为关中八川之一,西北流入灞水,二水汇合后流经当时的大明宫前,再北流入渭水。
宫前水:即浐水。隋开皇三年,引浐水北流入禁苑,谓之浐渠,亦曰龙首渠,唐大明宫宫池及御沟之水即此渠所引之水。
绿暗红稀:绿叶茂密,红花减少,是暮春初夏的自然景象。凤城:指京城长安。西汉时长安所建的凤阙,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长安因此又称凤城。
古今情:思今怀古之情。
行人:指诗人送别的远行之人。宫前水:即指浐水。
年光:年华;岁月。南朝陈徐陵《答李颙之书》:“年光遒尽,触目崩心,扶心含毫,诸不申具。”

参考译文
绿叶繁密春花稀少的时节离开京城,暮云低垂楼阁高耸蕴涵着古今幽情。
远行之人千万不要听那宫前的流水,送走人世间悠悠岁月的正是这水声。

赏析
《暮春浐水送别》是一首七绝,是为失意人送行之诗。这首诗描写了暮春季节帝城傍晚的寂寥景象,表现了浓重的沧桑之感和凄凉的年命之悲。这种衰飒情调,是中唐日趋没落的政治形势的反映。
送别,历来是文人骚客们吟咏良多,在不断求真、求情、求意的过程中常作常新的题材,就送别诗的整体情感内蕴而言,既有洒脱旷达之作,亦不乏深情绵邈之歌,但多针对一时一地所生之情慨然言之。韩琮此诗别具一格之处正在于其独具匠心,断然避开古已有之且渐成模式的豪情、悲情二途,从所有离愁别恨中提炼出送别时的共有情态。
“绿暗红稀出凤城”,“绿暗”“红稀”紧扣诗题“暮春”二字。鹅黄明丽、远有近无的嫩绿,只属于东风轻拂中万木复苏的早春,晚春风光,便是诗人在红绿色调鲜明对比中拈出的“暗”和“稀”。两词一方面如实描画了诗人眼中的景物:时序推移,草木的绿意在渐浓的春气里变深变暗,繁花满枝的景象也因之而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即使不曾“雨疏风骤”,“绿肥红瘦”亦注定要在晚春时节一幕幕上演。另一方面,“暗”“稀”二字也借景抒情,以色彩的暗淡和数量的孤单,来映衬送别之际主客同有的惆怅之情。
“暮云楼阁古今情”,送别,本就暗生愁绪,更何况是在最易触痛感伤的黄昏。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时此刻,在这繁华至极的帝都,无数高楼画阁沐浴在落霞暮云之中,眼前景不经意间勾起了诗人无穷无尽的心中情。于是,契阔别离之情、壮志未酬之情、感怀伤时之情……跳跃着,翻滚着,一齐涌上心头,再融入生命体验中不可排遣的沧桑感,一时间,诗人恍然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让古往今来的相似情感重逢、共鸣,似乎从中获得了一种可以超越时光的永恒。这大概就是韩琮所言的“古今情”了。
末尾两句,则由次句“古今情”牵引而来。面对不可回返的流水,人们总是抱以时光流逝中所有美好事物一去不再的无奈与遗憾。“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如此,“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又何尝不是如此?诗人苦心告诫,让人“莫听”,却不曾言明其中缘由,是同于古人?异于古人?他将一个貌似平凡的悬念之花,选择在诗尾绽放。“流尽年光是此声”,原来“莫听”只是诗人情有所感之后对朋友发自内心的善意劝告。往日或许无妨,别人或许无妨,然行人不可听,别时不可听。只因送别的忧情,本就无法承受这潺潺水声惹起的无边之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2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及注释译文

      《宿新市徐公店》①   作者:宋·杨万里   篱落②疏疏③一径④深⑤,   树头⑥花落⑦未⑧成阴⑨。   儿童急走⑩追黄蝶⑾,   飞入菜花无处⑿寻⒀。   注释…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177
  • 猫儿索食文言文翻译

      猫儿索食是明末清初文人王晫所写的,下面是关于猫儿索食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   猫生儿,稍大⑴。猫儿问母:“当何所食⑵?”母曰:“人自教女⑶。”猫儿夜至⑷他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28
  • 《七夕》文言文翻译

    《七夕》文言文翻译   导语: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在那样一个时代杨朴有这样一种思想和见识是很深刻的,加之诗语简练、晓白、朴实,就使诗思凝重、洗练,富有趣味…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83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还在对岸的酒店唱着亡国的《玉树后庭花》。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30
  •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6
  • “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这两句写幽静的晚春景色——太阳已经落山,柴门随风关上;风吹落花满地都是,但只见落花却不见人。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