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的诗意:花空色不染,心与水俱闲,全身空净。这两句写山池风光——花不用色染,自然美艳异常,赏之醉人;水优闲地流淌,人心如这水一样优闲自在。两句景中寓情,“色不染”言佛教教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指禅师不为外界物事所动,虔心向佛。“心俱闲”,乃指身心俱闲,禅师能约束心思,专心修行,而环境幽雅,也为向佛、修行提供了条件。

出自李白《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其一】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其二】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译文
【其一】
就像慧远公喜爱谢灵运一样,昌禅师也喜欢我,并为我开启禅关。
坐在萧疏的松石上,就像坐在佛教圣地清凉山。
花空色不染,心与水俱闲,全身空净。
一坐禅关就是一小劫,天地无一实在。

【其二】
正值你读经读得天花雨纷纷飞落之时,我来做客,秋水清落而池塘金底显见。
青色锦垫铺在条石上一片清凉,杨树上挂着疏稀的绿叶。
高僧你手挥白丝玉柄拂尘,童子为你献上秋天的霜梨。
现在虽然是黄昏时刻,萝藤笼烟,爱你山池佳景而不忍心离去。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写于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八月李白在庐山时。此诗描写了昌禅师所居住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的禅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2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幼有文名,登弘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以忧去。正德初,服阕至京,刘瑾中以罪,谪亳州判官,量移高淳知县。 召为御史,疏言:“大盗四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6
  • 博尔术阿儿剌氏原文及译文赏析

      博尔术,阿儿剌氏。父纳忽阿儿阑,与烈祖神元皇帝接境,敦睦邻好。博尔术志意沉雄,善战知兵,事太祖,共履艰危,义均同气,征伐四出,无往不从。时诸部未宁,博尔术每警夜,帝寝必安枕。语…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5
  • 《明史马理传》的原文及翻译

      :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理从之游,得其指授。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登乡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4
  • 《翁公平寇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翁公平寇记 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忽有贼迤逦从西北来,大举袭入潮阳①,自号为兵。是时邑无长史久,潮州府通判翁公梦鲤适备倭而督兵行县,与守备陈学翦、指…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54
  • 《周书·韦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书韦祐,字法保,京兆山北人也。少以字行于世。世为州郡著姓。祖骈,雍州主簿。举秀才,拜中书博士。父义,前将军、上洛郡守。魏大统时,以法保著勋,追赠秦州刺史。法保少好游侠,而质直少言…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98
  • 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左传·桓公·桓公十六年》原文及翻译   原文   【经】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冬,城向。十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