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集》文言文阅读题

《欧阳文忠公集》文言文阅读题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有所记 愿:希望

  B.覆溺之虞 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使:假如

  D.常显用之 常:曾经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

  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5、《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3分)

  6、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200字左右)(12分)

  参考答案:

  1、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2、B

  3、C

  4、C

  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俱)兴

  6、感悟角度:

  (1)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3)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也要为百姓谋利,有所作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7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史·李朴传》阅读训练题及原文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祜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注】。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3
  •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一个片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2
  • 吴仲孚《苏堤清明即事》翻译赏析

      苏堤清明即事   作者: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注释:   ①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刺束时建于西湖。   ②梨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8
  • 《沧浪亭记》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原文】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8
  • 范成大《霜天晓角》翻译赏析

      胜绝,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译文】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   【出自】 南宋 范成大 《霜天晓角·晚晴风…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2
  • 《与陈伯之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与陈伯之书》是南朝梁文学家丘迟的代表作,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招降文字,它是汉末建安以来言情书札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