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李斯论》阅读理解

文言文《李斯论》阅读理解

  李斯论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易》曰:眇能视,跛能履;履虎民,咥人凶。其能视且履者幸也,而卒于凶者,益其自取邪!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教孝公燔《诗》、《书》 燔:焚烧

  B.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 逆探:揣度试探

  C.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 中:以为中心

  D.灭三代法而尚督责 尚:崇尚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 塞源而欲流长也

  C.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D.秦之乱天下之法 谨庠序之教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旨是论封建的为臣为君之道。文章一开头就针对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这一观点,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B.第二段中,作者指出秦国的富强数世,是因为孝公得商鞅而任之;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国仍施行严刑峻法,那是习以为常的事,虽致天下大乱,并非李斯以荀卿之学而乱天下的。

  C.作者认为李斯是一个趋时者,他在秦未亡之前就已遭夷灭三族之祸,卒于凶者,

  在作者看来,那是咎由自取,是小人之仕的必然结果。

  D.本文主旨鲜明,立论新颖,对历史上已有定论的政治家李斯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逐层深入,是一篇有物有序、意蕴深厚、发人深省的力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9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天净沙秋思句子赏析

      天净沙秋思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为大家分享了天净沙秋思句诗句赏析,欢迎借鉴!   天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8
  • 描写山水的经典古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2
  • ●卷三・古诗三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   (老成,公兄介之子。贞元十三年,来省公于汴州。明年,归取其孥。十五年董晋薨,公去汴州,不果来。公…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97
  •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3
  • 《折桂令·客窗清明》原文及鉴赏

      《折桂令·客窗清明》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折桂令·客窗清明》原文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乔吉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3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