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竿入城文言文的道理

执竿入城文言文的道理

  执竿入城是一则笑话,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下面是关于执竿入城文言文的道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执竿入城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夫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选自【笑林(三国魏)】

  执竿入城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执竿入城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做事死板,不会思考,不懂变通。

  “老人”:自作聪明,好为人师。

  这个故事说明了四点【寓意】:

  1.有些事情,不是无法解决,只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

  2.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非均匀分段。

  3.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4.自作聪明的人是愚蠢的。

  字词注释

  字词

  鲁:鲁国,在山东。

  执:拿。

  有……者:代词,可以译为“有一个……的人”

  初:开始时。

  之:代词,指长竿

  不可入:不能进入(城门)。

  亦:也

  计无所出:计:办法。指想不出办法。

  俄:不久,一会儿。

  老夫(第三声):老人。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至:来到。

  非:不是。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名词作状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截:截断

  但:只,只是。

  何:为什么。

  以锯:以:用,用锯子。

  中:从中间。

  截:截断。

  而:连词,表顺接,然后。

  遂:于是,就。

  之:代词,指竹竿 。

  依:依照。

  入:进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9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6
  • 《晋书·江统传》原文与翻译

      :   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嶷然稀言江应元。”与乡人蔡克俱知名。袭父爵,除山阴令。时关陇屡为氐、羌所扰,孟观西讨,自擒氐帅齐万年。统深惟四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3
  • 忆帝京翻译赏析

      《忆帝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8
  • 《百家姓.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石》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石」源出:   一、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5
  • 五美吟·虞姬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701
  • 苏轼《贾谊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贾谊论》,出自《古文观止.卷十·宋文》,作者宋代苏轼.论述如何施展抱负才能的文章. 原文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