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风言文

柳子厚风言文

  【原文】

  其诏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①。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②。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③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注释】①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②连州:今广东连县一带。③比:类,之类。

  【参考译文】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被召回京城,又再贬为柳州刺史。这时候,中山人刘禹锡(字梦得)也在遣放之列,必须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准备向朝廷上疏请求,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无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于是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当今的人们平日里互相敬慕爱悦,相邀饮宴,追逐游戏,强颜欢笑以示谦卑友好,握手发誓以见肝胆相照,指天画日,痛哭流涕,表示死也不会背弃朋友,似乎像真的一样可信。然而一旦碰上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一般细微,也会反目相向,装出从来不认识的样子。你已落入陷阱,他不但不伸手援救,反而乘机排挤,往下扔石头,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这种事情恐怕连禽兽和异族都不忍心去做,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当他们听到子厚的为人风度,也应该感到稍许有些惭愧吧。

  【阅读训练】

  1.解释

  (1)遣:贬谪,放逐 (2)诣:到去 (3)梳:给皇帝的上书 (4)易:换

  (5)刺:担任刺史(6)平居:平时 (7)临:面对 (8)少:稍微

  2.翻译

  (1)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

  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没什么话可以用来禀报母亲的。

  (2)士穷乃见节义。

  读书人到了处境困窘时才显现他的节操与道义。

  3.对虽重得罪,死不恨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重重地得罪皇上,但至死也没遗憾。

  B.即使再一次得罪皇上,但至死也无怨恨。

  C.即使再一次得罪皇上,至死也不感到遗憾。

  D.即使大大地得罪皇上,但至死也不怨恨。

  答案 C(重,再一次;恨,遗憾)

  4.成语________的出典就在本段文字中。(落井下石)

  5.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目的是突出什么?

  对比;柳子厚的节义、风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9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钟惺《夏梅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钟惺 夏梅说 (明)钟惺 ①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2
  • 高考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高考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又可以分为五类:   ①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如“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5
  • 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2
  •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望远行 邹祗谟

             蜀冈眺望怀古和阮亭韵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94
  •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诵读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诵读   古诗文的诵读是近年来被中学语文教学界重提的热门话题,提倡者们的立论出发点大抵是要以诵读来纠正古诗文教学过于偏重字词、语法分析和翻译的偏差。以诵读促理解,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