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论语

阅读文言文论语

  文《论语》、《童趣》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1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2分)

  ①吾日三省吾身②鞭数十

  【小题2】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7 j6 a2 E- e8 J+ f B.故时有物外之趣2 ]% M/ A- X Q( V! V/ R! I C.观之,兴正浓# [8 P) e( @) W" H2 W D.鞭数十,驱之别院: _3 d( N8 K+ g+ g. U$ N3 X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三句中任选二句)(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60字以内)(3分)

  答案

  【小题1】①多次进行自我反省②用鞭子打

  【小题1】B

  【小题1】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③ 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都被它吞了进去。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B是“结构助词,的”,其他的都是“代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言之有理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0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10首落叶诗词,清秋有梦,叶落成诗

    落叶 唐·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叶子落了下来,长短不一,高低不齐。红叶重重叠叠地规程在一起。落叶不止,开始打扫时,还有树叶绕着树枝枝翩翩落下。 …

    2022年10月23日
    183
  • ●卷二 ◎诗八十三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5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之实词一词多义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之实词一词多义   具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③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 b副词:通俱,全、都)   绝 ①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5
  • 南园小树开朝径翻译赏析

      《南园·小树开朝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3
  •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战乱之后相逢的情景——战乱之后相逢,青春少年已变成白发老翁,我们的青春竟然在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5
  • 科举考试的中考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介绍

    科举考试的中考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介绍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