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送从兄郜》阅读答案及赏析

送从兄郜

方干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翡①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②过千峰。

[注]①翡:遮蔽,覆盖。②迢递:遥远的样子。

(1)“野渡波摇月”一句中的“摇”字用得很妙,试作简要赏析。(3分)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一、二、四联具体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摇”即摇动、晃动,月亮的倒影在水中随波荡漾,以动衬静,描绘出诗人送别从兄时环境的凄清冷寂。 (3分,画线处各1分)
(2)抒发了诗人送别从兄的伤感和对从兄的不舍。(2分)第一联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长,表达了与从兄分别后不知何处能相逢的伤感。(1分)第二联希望珍惜时间,不然头发花白也难再相见,表达了岁月不等人,与从兄不知何时能相逢的伤感。(1分)第四联写自己心随从兄而去,想象自己随从兄跨越万水千山,表达了强烈的 不舍之情。(1分)

赏析:
诗歌首联,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长,天下之大,不知何时才能与堂兄再次相见。表达了与从兄分别后不知何处能相逢的伤感。
第二联希望珍惜时间,千万不要虚度,不然头发花白也难再相见,表达了岁月不等人,与从兄不知何时能相逢的伤感。这两句长于比拟,前句以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的时间,比作可任人随意抛掷的物体,后句以无主观感情可言的华发拟人。两个比拟手法的运用,既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又使之显得生动活泼。“莫虚掷”三字给人以警示,“不相容“一句更增强了人的紧迫感,两句都起到了极好的劝诫作用。
第三联是名句,注意炼词炼句,“摇”即摇动、晃动,月亮的倒影在水中随波荡漾,以动衬静,描绘出诗人送别从兄时环境的凄清冷寂。“雨”是诗眼,空城细雨绵绵,掩挡了钟声。
第四联写自己心随从兄而去,想象自己随从兄跨越万水千山,表达了强烈的不舍之情。[1]

作者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唐代诗人。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7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考古诗词鉴赏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50例(三)

    3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67
  • 《渡汉江》《示三子》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示三子 (宋)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6
  • 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阅读答案附赏析

    点绛唇·屏却相思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注]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9
  • 关羽过五关时,汜水关镇国寺何僧与关羽是同乡?

    关羽过五关时,汜水关镇国寺何僧与关羽是同乡? A.普净 B.净虚 C.虚空 D.空谭 正确答案:A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219
  • 韦庄《菩萨蛮》(其三)阅读答案

    《菩萨蛮》(其三) 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韦庄年少时曾多年流寓江南。《菩萨蛮》词共…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0
  • 南北朝民歌木兰诗

    南北朝民歌木兰诗   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如下是精心为你挑选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诗,欢迎大家踊跃阅读!   木兰辞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