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元《忆王孙》阅读答案及赏析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 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1)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2)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但其所抒发的感情各不相同,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 
(1)作者精心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
(2)杜诗写孤身赶路的行人雨中奔波,不见家人,“魂断”指思乡之情;李词写闺中少妇登楼远眺,不见行人,徒使魂销魄断,“断魂”是思夫之愁。

赏析:
词人共作《忆王孙》四首,分别为“春词”、“夏词”、“秋词”、“冬词”,这是第一篇“春词”,写闺中女子的春愁。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写景,巧妙地传达出暮春时节闺妇独守黄昏、寂寞难耐的相思深情。
第一句“萋萋芳草忆王孙”从刘安《招隐士》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中化出,点出时间节气,即暮春时节。随后“柳外楼高空断魂”一句,写女主人公登楼远眺,期望日思夜想的情人能马上归来。放眼望去,只见一条古路伸向远方,路旁柳树空自垂着柳枝,但离人在遥远的他乡,看不到一点儿踪迹,于是她情不自禁,悲从中来。“杜宇”句写杜鹃凄厉的鸣叫也让她备感伤怀,可见悲情之切。“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写黄昏将至,小雨淅沥,打得梨花满地,离情别绪进一步加深。女主人公本就愁绪满怀,再加上这凄风苦雨,岂不更加黯然销魂。她再也不忍看那满地的落花,匆匆地关了门户,不再见人。这一句言近旨远,写出了闭门人本已飘扬到天尽头的心,此刻也被闭门的动作拉了回来,并被深深地锁在心里。全词层层渲染,环环相扣,一直到收尾的“深闭门”,强烈的情感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宽广的空间去想象,可谓意味深长。
芳草、杨柳、高楼、杜宇、梨花等意象常见于词人的词作中,由于经常被用于表达特定的情感,这些意象都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具有了神奇的传情功能。而词人又不着痕迹地将这些传统意象巧妙地编织到一起,描绘出一幅更具有启发性的画面,从而使全词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此看来,词人借景抒情的功力之深以及想象力之丰富是不容置疑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7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的相关简介

    木兰诗的相关简介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木兰诗的相关简介   木兰诗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6
  •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⒈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rd…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2
  • 木兰诗里顶真的句子

    木兰诗里顶真的句子   木兰诗里顶真的.句子: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1
  • 秦可卿死前入谁之梦托后事?

    秦可卿死前入谁之梦托后事? A、王熙凤 B、林黛玉 C、薛宝钗 D、李纨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3
  • 苏轼《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阅读答案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 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5
  •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及赏析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1.诗中“ ”&ldquo…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