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这两句是说,只管开怀畅饮,尽醉方休,以酬谢这重阳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不用”不是没有,只是不须而已。可见诗人想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的郁闷,却写得委婉含蓄。

出自杜牧《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①酩酊:喝得大醉。
②酬:谢。
③落晖:落日的光辉。

赏析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76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史列传》“高登,字彦先,漳浦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0
  • 红锦袍

    那老子陷身在虎狼穴[一],将夫差仇恨雪[二],进西施计谋拙[三]。若不早去些,鸟喙意儿别[四]。驾着一叶扁舟,披着一蓑烟雨,望他五湖中归去也[五]。 那老子觑功名如梦蝶[六],五斗…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9
  • 《圯上敬履》

    原文: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50
  • 描写鸟雨山的古诗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2
  • “傅宗龙,字仲纶,云南昆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傅宗龙,字仲纶,云南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①,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卒五千。明年,安邦彦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6
  • “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分兵绝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一战破之。迁武经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金人忌徽言,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