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一、巧用修辞
    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
    1.比喻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再如: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但这只是表象。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其它修辞,如反复、排比、夸张、比兴等手法,由于比较简单或常用于现代诗歌中,不予分述。

    二、表现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等等。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类似的还有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张九龄的《感遇》等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6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些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一些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   物是人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5
  • 辛弃疾――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宋代:辛弃疾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8
  • 刘禹锡《陋室铭》中考试题

    (2006河南非课改)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93
  • “何之元,庐江灊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何之元,庐江灊人也。之元幼好学,有才思,居丧过礼,为梁司空袁昂所重。服阕,昂表荐之,因得召见。解褐梁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寻转主簿。及昂为丹阳尹,辟为丹阳五官掾,总户曹事。寻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文言文中”遂“字的用法

    拼音:suì、suí 部首:辶部首 笔画:3 总笔画:12 笔顺:捺撇横撇折撇撇撇捺捺折捺 【详细释义】 suì ①田间小水沟。《考工记・匠人》:“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 ②通…

    古诗文 2022年5月14日
    546
  • 韦庄《焦崖阁》原文、注释和鉴赏

    韦庄《焦崖阁》 李白曾歌蜀道难,长闻白日上青天。 今朝夜过焦岩阁,始信星河在马前。   【注释】 (1)焦岩阁:在今陕西省洋县北五十里的焦阁山上。作者于昭宗干宁四年(89…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