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之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郭氏之墟

【原文】

昔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③?”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④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⑤。”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桓公归⑥,以语⑦管仲,管仲曰:“其人为谁?”桓公曰:“不知也。”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于是桓公找野人而赏(8)焉。

【注释】①昔:从前。②亡:灭亡。③墟:荒废的城址。④曷为:为什么。⑤郭氏者善善而恶恶:郭氏尊重好人而讨厌坏人的缘故。⑥归:返回。⑦语:告诉。(8)赏:赏赐。

【参考译文】

曾经有一次,齐桓公到野外外出,看见灭亡的国家郭氏荒废的城址,就问当地的农民:“这是什么废墟?”农民说:“这是郭氏的废墟啊!”齐桓公又问:“郭氏的房屋怎么会成为废墟呢?”农民说:“是因为郭氏尊重好人而讨厌坏人的缘故。”齐桓公说:“尊重好人而讨厌坏人,是人善良的举动,它之所以成为废墟,是什么原因呢?”农民说道:“尊重好人却不去任用他,讨厌坏人又不铲除他,因此成了废墟。”齐桓公返回后,(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管仲,管仲说:“那个人是谁?”齐桓公说:“不知道啊。”管仲说:“你也是一个郭氏啊。”于是齐桓公找来那个农民而赏赐了他。

【阅读训练】

1.解释

(1)昔:从前    (2)尽:灭亡    (3)故:荒废的城址    (4)归:返回

(5)语:告诉    (6)赏:赏赐

2.翻译

(1)郭氏者曷为墟?

    郭家的住地为什么成了荒废的城址?

(2)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

    尊重好人却不能任用,讨厌坏人却不能铲除,因此成为荒废的城址了。

3.郭氏之所以为墟是因为什么(用原文回答)?

   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

4.管仲说齐桓公为“亦一郭氏也”的原因是什么?

   齐桓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问之人是为贤者,管仲是在提醒齐桓公任人唯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6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复庵记文言文译文

      【原文】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7
  • 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虚词是高考文言文考核的’重难点,为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复习备考,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后附练习题,供参考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9
  • 杜光庭《虬髯客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虬髯客传(节选) 唐  杜光庭 虬髯曰:“计李郎①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与一妹②同诣某坊曲小宅相访。李郎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8
  • 小石潭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58
  • 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翻译赏析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   ①姜夔:宋朝著名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75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意思:要检验玉是真是假,必须在火中烧它三日;要辨别不同的木材,必须在它长满七年之后。 出自唐代文学家、诗人白居易《放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