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北生人而不啖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姜产于土,而曰树结;菱生于水,而曰土产,皆坐强不知以为之故也。

【注释】①质:作为保证人。②赌:用财物作注比输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或曰:“从土里生成。”
(2)已而遍问十人
(3)仕于南方
(4)或曰:“啖菱须去壳。”
2.楚人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此人固执己见,难以进步,但是,从这句话中能看出他还有一个优点。请你说出这个优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
4.北方人因对菱一无所知而闹出这场笑话,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
1.(1)有人  (2)一会儿  (3)做官  (4)吃
2.嘴上虽然不认输,但是不赖帐。(意思对即可)
3.有个自出生以来不认识姜的楚国人说:“这是从树上长成的。”(意思对即可)
4.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读书学习,我们都决不能不博装懂,否则就会贻笑大方。(意思对即可)

二: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4分)
①或曰:“从土里生成。”(    )      ②其人固执己见(    )
③已而遍问十人(      )           ④驴则付汝(     )
【2】翻译句子(2分)
请与子以十人为质。                                           。
【3】楚人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此人固执己见,难以进步。但是,从这句话中能看出他还有一个优点,请说出这个优点。(1分)
【4】楚人因对姜一无所知而闹出笑话,对此你有什么感想?(2分)
参考答案
【1】(4分)①  有人        ② 坚持        ③ 不久       ④  交给   
【2】(2分) 请允许我和你找十个人来询问。
【3】(1分) 嘴上虽不认输,但还是守诺言。
【4】(2分) 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读书学习,我们决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参考译文
有个从小就不认识生姜的楚国人,说:“这是从树上结成的。”有人说:“是从土里长成的。”那人固执己见,说:“让我与您问十个人见证,用所骑的驴为赌注。”然后问遍十个人,都说:“出自土里。”那人哑然失色道:“驴交给你,姜却还应该是树上生成的。”北方有个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当官,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有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后面的山,什么地方没有?”
  生姜长在土里,却说长在树上;菱角生在水里,却说长在土里,都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8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登江中孤屿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谢灵运

    作者:谢灵运 朝代:〔南北朝〕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8
  • 阅项籍者文言文练习及参考答案

    阅项籍者文言文练习及参考答案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4
  • 《匡衡穿壁》文言文翻译

    《匡衡穿壁》文言文翻译   《匡衡穿壁》选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匡衡穿壁》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匡衡穿壁》文言文原文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0
  •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8
  • 鲁宗道不欺君文言文翻译

      《鲁宗道不欺君》是元代脱脱所写的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鲁宗道的个人事迹,被引以为榜样,具有启世的意义。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鲁宗道不欺君》文言文翻译…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52
  • 科举考试的中考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介绍

    科举考试的中考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介绍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