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悠然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悠然亭记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  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乙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
    注释: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④礨(lěi)石:大石。⑤缗(mín):在这里指杂芜。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  中:中间、里面 
D.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僭:谦词,超越本分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B.①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    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C.①盖去县三十里              ②今已亭亭如盖
D.①又于屋后构小园            ②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②所至官,多著声绩。
    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④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之间。
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
(3)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

参考答案
7.C(中:心中。)
8.D(D项相当于“在”,介词;A项“之”,前句指“旧国旧都”,代词。后句无意义,音节助词:B项“每”,前句相当于(“常常”。后句相当于“每当”,都是副词;  C顼“盖”,前句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副词,后句意为车盖,名词。)
9.C(①以“悠然见南山”命名,“悠然”之意明显:③与山亲近,随处有高楼曲槛,几席户牖,正是“悠然”的行为,也是以后建亭并命名的由来;⑥被世人记得,而自己忘怀,是离开官场住在此山时的“悠然”心态。②④⑤不属于“悠然”,因为:②表现的是淀山公为官的名声和功绩很大;④虽与“悠然见南山”情景相近,但其属于作者少时的经历:⑤叙写泰山等是为官时的经历,目的是与马鞍山对比。)
10.B(写泰山等是为了与马鞍山对比:“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表明“悠然”独在“兹山”,且“所以自忘”的悠然心态也是居此山之后。)
11.(9分)(1)在园子中建了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做亭子的名字。(3分,采分点:“其中”“以为”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3分,采分点:“杰特”“为…所”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它(指“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昵?  (2分,采分点:“乌得”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两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 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附:文言文翻译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两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 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9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越调】小桃红(昼长无事簿书闲)

             乔 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3
  • 方孝标《王安石论》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王安石以新法佐宋神宗治天下,而是非相乘,卒至于乱。说者谓靖康、建炎之祸,皆由所为,故追论之,若其奸有浮于章惇、蔡京者。嘻,此曲士之论也。 说者曰:祖宗之法,不当变也。夫祖宗之法,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4
  • 临江仙·夜泊瓜洲

    朝代:清代 作者:吴锡麒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09
  • 浅谈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探讨的论文

    浅谈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探讨的论文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程重点和难点,由于文言文晦涩难以理解,且老师教授文言文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对文言文的记忆和背诵也掌握不到要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6
  •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登进士第、宏辞科,杜鸿渐深器重之。为郭子仪朔方从事,子仪入朝,令黄裳主留务于朔方。邠将李怀光与监军阴谋代子仪,乃为伪诏书,欲诛大将温儒雅等。黄裳立…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72
  •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翻译赏析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