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从耿炳文伐燕。李景隆代炳文,遂隶景隆麾下。二年四月,景隆败于白沟河,走济南。燕师随至,景隆复南走。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寻命为平燕将军,充总兵官。陈晖、平安为左右副总兵,马溥、徐真为左右参将,进铉兵部尚书参赞军务。
  时吴杰、平安守定州,庸驻德州,徐凯屯沧州,为犄角。是冬,燕兵袭沧州,破,擒凯。掠其辎重,进薄济宁。庸引兵屯东昌以邀之,背城而阵。燕王帅兵直前薄庸军左翼,不动。复冲中坚,庸开阵纵王入,围之数重。燕将朱能帅番骑来救,王乘间突围出。而燕军为火器所伤甚众,大将张玉死于阵。王独以百骑殿,退至馆陶。庸檄吴杰、平安自真定遮燕归路。明年正月,杰、平安战深州不利,燕师始得归。是役也,燕精锐丧失几尽,庸军声大振,帝为享庙告捷。三月,燕兵复南出保定。庸营夹河。王将轻骑来觇,掠阵而过。庸遣千骑追之,为燕兵射却。及战,庸军列盾以进。王令步卒先攻,骑兵乘间驰入。庸麾军力战,斩其将谭渊。而朱能、张武等帅众殊死斗。王以劲骑贯阵与能合。庸部骁将庄得、皂旗张等俱战死。是日,燕军几败。明日复战,燕军东北,庸军西南,自辰至未,互胜负。两军皆疲,将士各坐息。复起战,忽东北风大起,飞尘蔽天。燕兵乘风大呼,左右横击。庸大败走还德州,自是气沮。已而燕将李远焚粮艘于沛县,庸军遂乏饷。明年,灵璧战败,平安等被执。庸独引军而南,列战舰淮南岸。燕将邱福等潜济,出庸后。庸不能支,退为守江计。燕兵渡淮,由盱眙陷扬州。庸御战于六合及浦子口,皆失利,都督陈瑄帅舟师降燕,燕兵遂渡江。庸仓卒聚海艘出高资港迎战,复败,军益溃散。
  成祖入京师,庸以余众降,即命守淮安。寻赐敕曰:“向以山东未定,命卿镇守淮安。今铁铉就获,诸郡悉平。朕念山东久困兵革,惫于转输。卿宜辑兵养民,以称朕意。”永乐元年,致仕。无何,千户王钦讦庸罪状,立进钦指挥同知。于是都御史陈瑛劾庸怨望有异图。庸自杀。
赞曰:东昌、小河之战,盛庸、平安屡挫燕师,斩其骁将,厥功甚壮。及至兵败被执,不克引义自裁,隐忍偷生,视铁铉、暴昭辈,能无愧乎? 
 (选自《明史》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
B.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
C.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
D.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兵部”“尚书”均为古代中央管职名,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六部分工”,“兵部”又称夏官,管军事。各部的长官称“尚书”。
B.古代任职授官很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封”用于爵位,“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擢、右迁、升”是升官,“黜、罢、除”是降官。
C.古代有十二地支纪时法,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辰即现在的7-9时,未即现在的13-15时。
D.“朕”是谦称,古人自称,意谓“我,我的”。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卿”是敬称,自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为“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盛庸先后跟随耿炳文、景隆抵抗燕军,又与铁铉合力战败燕军,在东昌大败燕军。后在灵璧、六合、浦子口、高资港诸战皆败。成祖入京师后,他率众投降。
B.盛庸率军驻扎东昌拦击燕军,许多燕军为火器所伤,大将军张玉死在阵中。燕王以百名骑兵殿后,退至馆陶后顺利返回。
C.燕兵南出保定,盛庸率军力战,交战持久艰苦。燕军几乎失败,可惜第二天东北风大起,燕军乘风左右横击,盛庸兵败逃回德州,自此气沮。
D.盛庸是一代名将,在东昌、小河战役中屡挫燕军,斩其骁将,功劳甚大。及至兵败被俘,没能引义自杀,隐忍偷生,受到时人非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向以山东未定,命卿镇守淮安。今铁铉就获,诸郡悉平。
(2)永乐元年,致仕。无何,千户王钦讦庸罪状,立进钦指挥同知。

参考答案
4、(3分)D   参政是官职名,“乘夜掩击”的主语是盛庸与铁铉,
5、(3分)B  “除”任命,授官,“左除”是降级授职。
6、(3分)B 燕王退至馆陶,吴杰、平安从真定拦截,第二年正月,吴杰、平安深
州失利,燕军才返回。
7、(10分)(1)以前因为山东没有平定,所以才命你镇守淮安。现在铁铉被俘,各郡全部平定。(向:以前   以:因为  就获:被抓获   每词1分 ,句意2分)
           (2)永乐元年,盛庸辞去官职。不久,千户王钦揭发盛庸的罪状,朝廷立即进升王钦为指挥同知。(致仕:辞官,退休之意。讦:揭发。进:进升,提拔。每词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盛庸,不知何地人。洪武年间,累升至都指挥。建文初年,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后,他又隶属李景隆。二年(1400)四月,李景隆败于白沟河,逃往济南。燕兵跟随而至,李景隆又南逃。盛庸与参政铁铉全力固守,燕兵围攻济南三月不下。盛庸、铁铉乘夜出兵袭击,燕兵大败,解围而去,盛庸等乘胜收复德州。九月论功时,盛庸被封为历城侯,食禄一千石。盛庸随即被命为平燕将军,任总兵官。陈晖、平安为左右副总兵,马溥、徐真为左右参将,铁铉进升为兵部尚书参赞军务。
    当时吴杰、平安防守定州,盛庸驻扎德州,徐凯屯于沧州,互为掎角。这年冬天,燕兵袭击沧州,破擒徐凯,掠其辎重,进逼济宁。盛庸率军驻扎东昌进行拦击,背城列阵。燕王率军直逼盛庸军的左翼,其军不动。又冲其中坚,盛庸张开队列放进燕王,再以兵包围数重。燕将朱能率番骑来救,燕王乘机突围而出。但许多燕军被火器所伤,大将军张玉死于阵中。只有燕王以百名骑兵殿后,退至馆陶。盛庸传令命吴杰、平安从真定拦截燕军归路。第二年正月,吴杰、平安在深州之战失利,燕军才得以返回。在这次战役中,燕军精锐几乎丧失殆尽,盛庸军声威大振,皇上为此祭庙。三月,燕兵又南出保定。盛庸军扎营夹河。燕王率轻骑来探,掠阵而过。盛庸派遣千名骑兵追击,被燕兵射箭击退。交战后,盛庸军持盾而进。燕王命步兵先攻,骑兵则乘机迅速推进。盛庸率军力战,斩其大将谭渊。而朱能、张武等也率部殊死战斗,燕王以劲骑穿越阵地与朱能会合,盛庸的部将庄得、皂旗张等都战死。这一天,燕军几乎失败。第二天再战,燕军在东北,盛庸军在西南,从早晨至下午,双方互有胜负。两军都已疲惫,将士各自坐下休息。又开始交战,忽然东北风大起,飞尘遮蔽天空。燕兵乘风大喊,左右横击。盛庸大败,逃回德州,从此气沮。不久燕将李远在沛县焚毁运粮船只,盛庸军于是缺乏粮饷。 第二年,灵璧战败,平安等被捉。盛庸独自率军向南,在淮水南岸排列战舰。燕将丘福等偷偷渡过淮河,出现在盛庸军之后。盛庸军力不能支,只得退守长江。燕兵渡过淮水,由盱眙攻陷扬州。盛庸在六合及浦子口率军抵御,都失利。都督陈蠧率水师投降燕军,燕兵乘势渡江。盛庸仓促聚集海船出高资港迎战,又败,军队更加溃散。
    成祖进入京城,盛庸率余部投降,随即奉命驻守淮安。不久成祖赐诏说“:以前因为山东未定,所以才命你镇守淮安。现在铁铉被俘,诸郡全部平定。朕念山东久为兵乱所困,疲于转输之劳。你应当抚兵养民,以称朕意。”永乐元年(1403),盛庸辞去官职。不久,千户王钦揭发盛庸的罪状,朝廷立即进升王钦为指挥同知。于是都御使陈瑛弹劾盛庸心存怨恨,图谋不轨。盛庸因而自杀。
   赞曰:东昌、小河这些战役,盛庸、平安多次挫败燕军,斩杀他们的猛将,他们的功劳很大。等到兵败,盛庸被俘,不能引义自杀,克制忍耐,苟且偷生,比照铁铉、景昭等人,他能没有愧疚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1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方孝孺《溪渔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孝孺溪渔子传方孝孺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部署之,令之曰:“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32
  •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原文翻译赏析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2
  •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唐代以来有元夜观灯的风俗。 花市:…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9
  • 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61
  • 王寂《三友轩记》“大定岁丙午冬仲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9
  • “不须浪饮丁都护, 世上英雄本无主。”–李贺《浩歌》翻译赏析

    不须浪饮丁都护, 世上英雄本无主。      [译文]   不必在《丁都护》的悲切乐声中颓废消沉地狂放纵酒,世上的英雄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