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秋日众哲馆对竹》阅读答案

秋日众哲馆对竹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1、本诗对仗联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1    B、2    C、3    D、4
2、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叠词“萧萧”,生动地突显竹子“凌霜”的神韵美。
B、“异”字,写众哲馆竹色彩不同于三湘竹的变化美。
C、首联写竹傲寒而立,翠绿凌霜,描摹竹林的静态美。
D、颔联写风动起寒声,竹影爬墙,描绘竹林的动态美。
3、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颈联和尾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5分)
参考答案
1.B
2.B
3.颈联运用细节描写,“卷帘”时移、“高枕”愁思,表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失落,暗含失意的惆怅;(1分)同时寓情于景,“秋更早”和“夜偏长”,表现凄凉孤寂的心情。(1分)尾联展开丰富的想象,“秦溪”路上万竿翠竹摇曳,清凉多姿,内心得到慰藉。(1分)两联意蕴相辅相成,借凌霜翠竹,表明自己傲视困境的品格,(1分)在写景中寄托了作者坚守清正卓异的情思,含蓄隽永。(1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9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诗经·关雎》赏析及习题

    《诗经·关雎》赏析及习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6
  • 七年级木兰诗思维导图

    七年级木兰诗思维导图   七年级木兰诗思维导图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 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 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2
  • 李欣《古从军行》阅读答案附赏析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1
  • 王实甫《长亭送别·端正好》阅读答案及赏析

    长亭送别【端正好】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这支曲子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3分)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8
  •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试题及答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赠 范 晔①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②。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①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5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阅读答案及赏析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