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非杀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次非杀蛟

    【原文】

    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释】①荆(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同“返”,回,归。④中流:江中心。⑤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⑥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⑦尝:曾经。⑧攘(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⑨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参考译文】

  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他在干(hán)遂买到一把宝剑。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在;    ②反:同“返”,回,归;    ③全:保全;    ④复:又。

    2.翻译:

    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

    译文: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译文: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答: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3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重点,下面是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欢迎参考阅读!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5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宋史 薛奎列传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宋史 薛奎列传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7
  • “张诚,字直亮,闽地漳浦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张诚,字直亮,闽地漳浦人。祖楚长顺人。父文,户部院右侍郎。因思嗣荫,少甚桀骜,暗于理。既文以劾中人而免,乃悟奋力。十一遂得举贤良文学,始解褐。未及弱冠乃从事豫州沫圩道台。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6
  •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全词翻译赏析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这两句的意思是:春衣已破,谁为补缀?想到此,不由得泪洒春衫。 出自 南宋  黄公绍  《青玉案&mi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5
  • “空城月落方知晓,浅水荷香始觉春”的意思及鉴赏

    “空城月落方知晓,浅水荷香始觉春”这两句句是说,在寂静无声的城中,明月西坠,方知天已亮了;绿水清浅,荷花飘香,方才觉得这是春天到了。前句有孟浩然&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 描绘秋天景色的古诗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