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刘禹锡《陋室铭》对比阅读答案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苔痕∕上阶绿                
 D.可以调∕素琴
13.对下列加点的 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与为乐者(想到)
B.怀民亦未 (动词,睡觉)
C.山不在高,有仙则(动词,出名)      
D.无丝竹之乱耳(制作乐器的丝、竹等材料)
1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相与步中庭                 至于负者歌途(《醉翁亭记》)
B.月色入户,欣起行           所以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C.水不在深,有龙灵         芙蕖不然(《芙蕖》)
D.孔子云:“何陋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鱼,我所欲也》)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6.【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            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2分)

参考答案
12.(3分) D  
13.(3分)D  
14.(3分)A
15.(4分)(1)(2分)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准确译出比喻句、判断句1分,语意正确1分)(2)(2分)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美好(就不会感到简陋了)(准确译出“斯”、“馨”1分,语意连贯1分) 
16.(2分)借景抒情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4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龚鼎孳《吃野菜说》原文及译文

      新雨后,绿芜如发,园蔬叶叶,青满畦径。启扉视之,知一年春事又将烂漫矣,家人间撷作羹,劣得一饱。野香拂拂,从匕箸间出,诚有如子瞻所谓饱霜雪之精、味含土膏①者。   独怜此物没蓬蒿…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6
  • 春雁

    朝代:明代 作者:王恭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03
  •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虚词整理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虚词整理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9
  • 文言文练习题:崔景偁拜师

    文言文练习题:崔景偁拜师   崔景偁拜师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8
  • 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5
  • 高中文言文练习题

    高中文言文练习题   张飞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