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学法探究

文言文的学法探究

  《黔之驴》是一篇文言文。有的同学认为,文言文很好学,只要会解释每个字,会翻译每个句子就行了。其实,学习文言文,仅仅关注语言本身,即完成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重视其中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等。下面,就让我们展开对文本的学法探究。

  首先,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在翻译中学习。

  朗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手边的工具书积累文言字词,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在本文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自主学习,理解“胜”“荡倚冲冒”“窥”“慭慭然”“莫相知”等字词的含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也可以请教老师。

  其次,在诵读中学习。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真正“会读”,能够读出“义”,不是件容易的事。诵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还要在读中发现问题。比如,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当驴出现时,“虎见之”的最初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后来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学习文言文时,同学们要边诵读边思考,准确把握文章的深层意义。

  再次,在问题的探究中学习。

  例如,从题目看,本文的写作重点应该是驴,其实,这篇寓言还描写了虎,而且篇幅还不少。同学们可以在书上分别画出写虎和写驴的句子,然后圈出表现虎和驴的特点的动词,思考它们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大家就会发现,一开始,虎眼中的驴是很庞大的,虎先是“窥”——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才慢慢靠近驴;而且“慭慭然”,很小心,“莫相知”——它还不了解驴;“然往来视之”——反复地观察,同时还谨慎地试探了一下,等驴的.弱点暴露出来以后,虎才吃掉了驴。由此可见,虎是善于仔细观察、冷静思考的。而驴看上去貌似强大,其实并没有战胜老虎的本领,外强中干,这是驴的悲剧。我们还可以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作者参加王叔文发起的政治变革失败了,被贬到了永州;作者写驴,其实是和虎形成对比,嘲讽那些看似强大,其实并没有什么本领的人。

  最后,在语文活动中学习。

  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例如,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驴和虎,结合各自的表现及命运,谈谈从中收获了哪些道理。再者,请大家想象一下,虎会有哪些心得体会呢?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可以不断地挖掘文章新的内涵。

  总之,我们除了要能翻译文言文之外,还要学会在诵读中、在问题中、在活动中不断地理解文言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0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战国策》文言文

    《战国策》文言文 《战国策》文言文1   苦成常谓建信君曰:“天下合从,而独以赵恶秦,何也?魏杀吕遗,而天下交之。今收河间,于是与杀吕遗何以异?君唯释虚伪疾,文信犹且知之也。从而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9
  • 晋书郭舒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郭舒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下文为大家分享了晋书郭舒传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郭舒,…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8
  •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的意思:我的目光追随着飞去的鸿雁,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思绪有如不尽的江水,随着茫茫的江涛漂荡。 出自五代宋初时期词人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51
  • “姚天福,字君祥,绛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姚天福,字君祥,绛州人。父居实,避兵徙雁门。天福幼读《春秋》,通大义。及长,以材辟怀仁丞。至元五年,诏立御史台,以天福为阁管勾,寻拜监察御史。每廷折权臣,帝嘉其直,赐名巴儿思,谓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3
  • 描写失落心情的古诗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7
  •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翻译及赏析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