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石普》“石普,字元周”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州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义兵万人以行。而汝中柏方用事,阴阻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县,其营中更鼓如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奇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恇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普军乱,贼乘之。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合。贼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普叱曰:“死贼奴,我即石都事,何云头目!”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选自《元史•石普》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         诣:拜见     
B.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           权:暂时代理  
C.由是诸将疾普功                 疾:嫉妒                      
D.被创堕马                       被:恰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 (     )(3分)
A.普以将略称                 舟遥遥以轻飏     
B.而汝中柏方用事             觉今是而昨非
C.遂为贼所蹂践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D.欲收先入之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6.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
B.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
C.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
D.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B.张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
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篑。
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跟随和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5分)
(2) 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5分)

参考答案
4.D(被:遭到,受到,遭受)
5.C(C都为介词,“被”。A普以将略称,介词,“凭借”;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连接修饰关系的词语。B而汝中柏方用事,转折连词,“但是”;觉今是而昨非,并列连词;D欲收先入之功,助词,“的”;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助词,取独。)
6.A
7. B(丞相只是同意了石普请战的要求,并没有给予步兵三万。)
8. 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考中进士,任命为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贼兴起,朝廷正当用兵之际,石普以有大将谋略著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曾推荐他,适逢丞相脱脱讨伐徐州,就让石普随从出行。徐州平定后记录战功,石普升任兵部主事,不久又升为枢密院都事,随从枢密院官镇守淮安。
这时高士诚占据高邮,石普拜见丞相,面陈破贼的计策,并说:“高邮凭借着大湖的险要,都是低洼的水塘,骑兵不能靠前,给我步兵三万,保证能够攻取它。高邮一平定,那么濠州、泗州就容易攻破了,我请求作先锋,为天下倡导忠义。”丞相赏识他的豪壮,命令他临时负责山东义兵万户府事务,招募义兵万人出征。而当时汝中柏正当权,暗中阻挠,减少他一半军队。一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
石普行军到达范水寨,天还未黑,石普命令军中准备食物,夜漏三刻,下令士兵口含小木棍急行军去宝应,营地中仍和平常一样打更鼓。到达宝应县后,随即登城,在城上树起旗帜来,贼兵大惊溃退,石普于是安抚城中百姓。由此诸将嫉妒石普的功劳。石普从水陆两路进兵,乘胜攻下十几个寨子,斩杀贼兵数百人。快要抵达高邮城时,分兵三队:一队奔赴城东,准备水战;一队作为奇兵,防备后方;一队由石普自己率领,攻打北门。石普遭遇贼兵,与贼兵战斗,贼兵抵挡不住,逃入城中。石普冲在士卒前面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可是援军看着他们交战,按兵不动,又害怕石普成功。总兵派遣蒙古骑兵一千人,冲到石普军前面,想抢到先进城的功劳。而贼兵拼死守卫,蒙古军惧怕,即奔驰而回,石普阻止不住,于是被贼兵所蹂躏践踏,大多坠落水中。
石普军队军阵大乱,贼兵乘机进攻。石普招集残兵,血战很久,他拿着剑大声呼叫道:“大丈夫应当为国而死,有不前进的,斩!”奋力搏斗,一直冲入贼兵阵地,跟随的只有三十人。到太阳偏西,援兵断绝,受伤落马,又步行交战几个回合,贼兵到的更多了,贼寇指着他说:“这一定是头目,不可让他跑掉,要活捉他。”石普叱骂道:“该死的贼奴,我就是石都事,说什么头目!”左肋被贼枪刺中,还握着自己的枪,将贼兵砍死。贼众一齐用枪刺石普,石普和跟从的人都奋力而战,全部战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2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德用字元辅”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德用字元辅。至道二年,分五路出兵击李继迁,德用年十七,为先锋,将万人战铁门关,斩首十三级,俘掠畜产以数万计。进师乌白池他将多失道不至虏锐甚超按兵不进德用请乘之得精兵五千转战三日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84
  • 《刻舟求剑》原文、译文、朗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265
  •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这两句是说,春日在商山道中,突遇风雨,山风吹来,春花纷落,帽上落满了花瓣;雨云飞过,山雨即下,沾湿了衣裳。实景实写,自然活泼,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 花非花――白居易诗词全集

      花非花   [唐]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到…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9
  •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的原文及翻译

      庄公·庄公二十九年   作者:左丘明   【经】二十有九年春,新延既。夏,郑人侵许。秋,有蜚。冬十有二月,纪叔卒。城诸及防。   【传】二十九年春,新作延。书,不时也。凡马日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98
  • 有关事理哲理的诗句及作者出处

    事理哲理的诗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