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鼎孳《吃野菜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吃野菜说
清·龚鼎孳
新雨后,绿芜如发,园蔬叶叶,青满畦径。启扉视之,知一年春事又将烂漫矣,家人间撷作羹,劣得一饱。野香拂拂,从匕箸间出,诚有如子瞻所谓饱霜雪之精、味含土膏者。
独怜此物没蓬蒿中,与贫士为伍,寒窗一嚼,胜十日太牢,甚不可进于达官贵人、钟鸣鼎食、芍药撰、朱砂羹之口。今中原嗷嗷,道殣相望,雁粪榆皮,所在仰以为命。甚且折骨解肢,与乌鸢争攫啄之利。吁,可悲也!彼达官贵人日啖浓鲜,当翠袖,奉卮华茵,度梦时亦曾念及野人藜藿不继无耶?
昔人曰:民不可有此色,士大夫不可无此味。知信哉!
【注】①土膏:土地中的膏泽。⑦太牢:古时祭祀用的猪、牛、羊,泛指美味佳肴。③藜藿:野菜。
1: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2:赏析这篇散文的写作特色。(6分)

参考答案
(1)解析: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抓住“野菜”的比喻义即可作答。
参考答案:“色”指百姓的饥色,“味”表面指野菜之味,实指百姓的疾苦;文中将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与权贵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进行对比,借前人之口表达了作者希望士大夫能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的愿望。

(2)解析:考查鉴赏语言特色的能力,注意修辞手法也是特色。
参考答案:选材切中时弊,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运用了借物托讽、对比等手法和卒章显志的结构形式;语言整散结合,形象生动,具有讽喻色彩。

【参考译文】
刚下过雨,一片新绿,园里的野菜也长得十分茂密,田间小径铺满绿色。打开门看见满眼新绿,就知道一年的春天又满是生机。家人从中采摘一些做成野菜汤,差不多也能吃饱。野菜香味四处飘荡,从汤匙、筷子之间散发出来,确实像苏东坡所说的品尝了霜雪的精华和泥土的味道。
我只可惜这东西湮没在蓬蒿野草之中,和贫穷的读书人为伍,在寒窗下吃一次,甚至胜过最美味的佳肴,野菜更不能吃到那些钟鸣鼎食、每天吃芍药馔、朱砂羹的达官贵人的嘴里。如今中原饥荒,道路上满是饥饿的人群,大雁粪便、榆树皮,都成为人们赖以为生的东西。甚至和乌鸦之类争夺死人的残肢。唉,可悲呀!那些达官贵人每天都吃着浓鲜的饭菜,穿着华丽衣服,坐在华丽的垫子上享受美酒,他们睡梦中是否也曾想到老百姓连最粗糙的饭菜都难以为继呢?
古人说:百姓不能面有菜色,而士大夫不能不了解野菜的味道。这话的确太对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4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屠暮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一屠暮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1
  • 写江苏金山的诗词大全

    金山,在江苏镇江市西北,原名氐父山,又名金鳌岭,也叫浮玉山。唐代起通称金山。高60米,原屹立在长江之中,后来由于长江水流变迁,到清朝道光年间金山开始与南岸相接,现在已变成内陆山。山…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26
  • 张衡传文言文的知识点

    张衡传文言文的知识点   《张衡传》为传统名篇,选自《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通过课文《张衡传》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不少的语文知识。今天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张衡传文言文知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1
  • 表现小雪节气的古诗句

    关于表现小雪节气的古诗句(精选70句)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67
  • 渔父文言文翻译

    渔父文言文翻译   导语: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旬》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9
  • “渤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阅读答案(附翻译)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渤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先是,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两千石不能擒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上拜为渤海太守。召见,问:&ld…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