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日:“《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①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及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子琼。自有传。
(节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寸上》)
【注】①伐冰: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朱熹注:“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即指做官的人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乃诏香殿下                               甚见爱敬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乃悉以赋人                                贻不免丧
一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
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香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严于律己的一组是
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②思慕憔悴,殆不免丧
③拜尚书郎,数陈得失
④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
⑤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
⑥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
⑦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⑧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A.②③⑥           B.①⑤⑥           C.③④⑦           D.④⑦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文强从小失去母亲,为其尽孝,因思念母亲而面容憔悴。人们感动于此,称赞他特别孝顺。
B.在他任魏郡太守期间,把郡内的内外园田分给百姓,还督促他们耕种。
C.黄香曾经被解除过郎中一职,后来又被肃宗召见,去读没有读过的书。
D.黄香官为尚书郎,屡次向皇帝陈述政事得失,受到皇帝赏赐。他恪尽职守,曾经昼夜不出官署大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4分)
(2)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6分)

参考答案
10、B(B均为代词  A就竟  C把在  D始终危险)
11、A
12、C“解除郎中”错误
13、(1)最终广泛学习经书典籍、精心研究道术能写文章。
(2)在这种情况下,郡中富裕人家也都拿出救济穷人的粮食,帮助官府发给灾民,灾民得以保全。

参考译文:
黄香,字文强,是江夏安陆人。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思念母亲面容憔悴,始终为母亲守丧,乡里人称赞他特别孝顺。十二岁的时候,太守刘护听说了他的表现,召他为自己门下的孝子,对他非常爱护和看重。黄香家中贫苦,没有仆人,凡事都自己亲身去做,吃苦耐劳,尽心奉养家人。最终广泛地学习经书典籍,精研道术,能写文章,京城人称赞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起初被授予郎中,元和元年,肃宗亲自下诏让黄香到东观,去读没有读过的书。黄香后来告假回家,等到回到京城,当时正赶上千乘王加冠,皇上在中山官邸会见群臣,就令黄香到殿下,皇帝对诸王说:“这就是所说的‘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啊。”左右人没有不对黄香另眼相看的。后来应召到安福殿谈论政事,被授予尚书郎官职,多次向皇上陈述政事得失,皇帝对他的赏赐增加,曾经独自一人住在尚书官署,昼夜不出官署大门,皇帝听到后非常赞赏他。
延平元年,黄香调任魏郡太守。郡内原有内外园田,常分给人种,每年能收获谷粮几千斛。黄香说:“《田令》规定,‘商人不务农’,《王制》规定‘做官的人不耕田’,做官吃国家俸禄的人,不应和百姓争利益。”于是全都把这些地分给百姓,督促他们耕种,当时遇到水灾百姓挨饿,黄香就把自己的俸禄和所得到的赏赐分发给穷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郡内富裕人家也都各自拿出救济穷人的粮食,帮助官府分发给灾民,灾民得以保全。后来,因为水灾事被免官,几个月后死在家中。
所写的作品有赋、笺、奏、书、令,一共五种。有子叫黄琼,也有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6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9
  • “赵湘,字巨源,华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赵湘,字巨源,华州人。进士甲科,历彰武、永兴、昭武三军节度推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新繁县。以吏最,命知商州,徙陇州、兴元府,再迁太常博士。上《补政忠言》十篇,召判宗正寺,赐白金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6
  • 中考必背文言文

    中考必背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们考试的时候会有的,各位,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中考必背文言文,请看:   中考必背文言文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3
  • 唐诗长沙过贾谊宅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刘长卿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过贾谊宅译…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77
  • 孔融让梨文言文翻译

    孔融让梨文言文翻译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孔融让梨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孔融让梨文言文翻译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91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阅读答案及翻译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