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凭阑人(欲寄君衣君不还)

        

姚 燧

        

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
        【鉴赏】凭栏远眺,思亲念远,这是中国古代诗词常见的抒情模式。 这支小令用【凭阑人】曲牌写思妇情怀,正是名副其实。
        “征衣”指远行者的衣服。古代,求取功名的文士、做买卖的生意人、 边疆服役的士兵、服徭役的寻常百姓,因种种原因不得不远离家乡,饱受 流离之苦,而家中的女子,每到秋冬时节,就需要为远人准备寒衣。因此, 征衣寄托了游子思妇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常被用来表示离别的惆怅或 久别的思念。此外,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寻常人家大 多穿葛麻。葛麻织品较硬,所以制作前需要先把衣料铺在砧板上捶打绵 软。因此,捣衣的动作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凄冷的砧杵声,也成为诗词作品 中最常见的表现游子思妇之情的意象。比如李白的《子夜秋歌》:“长安一 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宋元以后随着棉织物的普及,捣衣的习俗渐渐消失,但征衣意象仍在 文学作品中保留了下来。
        这首小令继承了传统的征夫思妇题材,并同样以征衣来表现思念,但 作者没有泛泛谈论,而是把女子寄征衣的心理解析得透辟入里。“欲寄征 衣”,是主人公最初的心思,说明她牵挂丈夫,想到天气转冷,怕丈夫在外 受苦。担忧“君不还”是思妇心理的第二个层次,她想到,丈夫有衣服抵御 严寒,会不会久久不归,令自己继续孤独? 于是她迟疑、犹豫、考虑不寄 了,这是其心理的第三层次。但她旋即想到如果不寄衣裳,丈夫在外会挨 冻受寒,这又是她不忍心看到的。这是女子的第四层思考。这里的每一 层考虑,都体现着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她既希望丈夫早日归来,又体 贴他在外漂泊之苦,寄或是不寄,都让人为难。这样的两难选择,反映了 闺中女子矛盾复杂的心情。
        全篇文字直白,明白易懂。但其中感情丰厚曲折,思妇的熨帖温存, 缠绵尽致,描绘真切。作者于寻常意象中掘出新意,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 观察和精微思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6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全诗翻译赏析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这两句写的是寒夜急行军的艰苦——半夜时分,大军匆匆急行,发出刀戈相撞的声音;寒风迎面吹来,如针刺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0
  • 得胜乐・夏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①,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②。 注释①兰舟:用木兰做的船。木兰树质坚硬耐腐蚀,宜于做船。马戴《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8
  • 关于描写离别的诗句集锦赏析

    关于离别的诗句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28
  • 感恩节的简短诗歌

    关于感恩节的简短诗歌(精选5首)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40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