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阅读答案及翻译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孝昭幼冲,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榷①而议盐铁矣。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②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取材于《汉书•循吏传》)
注释:①榷:专营,专卖。②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秦之敝                敝:陋俗
B.外攘四夷          攘:驱除
C.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    罢:废除
D.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     质:验证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天下晏然        必知其所以然
B.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
C.通于世务         兴于闾阎
D.以经术润饰吏事      辄以玺书勉厉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事简易,禁罔疏阔
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
B.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
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
C.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
到了始元、元凤年间,匈奴回到故乡
D.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
(他)认为太守是管理百姓的根基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②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13.“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后为史书所沿用。请根据本文内容,解说“循吏”一词。(4分)
14.孝宣时,良吏多的原因是什么?促成良吏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概括作答。(5分)

参考答案
9.(3分)A     10.(3分)D      11.(3分) C     
12.(6分)
①公卿位缺时,就从那些受表彰的人中选择,依次任用。
②在位时人民富足,离任后人民思念,生前有荣誉称号,死后被尊奉祭祀。
13.(4分)
循吏是为政宽缓,教化民众;严于律己,清廉公正;关心百姓疾苦,以民生为重的好官。
14.(5分)
原因:孝宣帝不仅认识到官吏与自己共同努力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证,而且他有管理官吏的有效作为。
具体措施:授官严格,用官稳定,激励有法。

参考译文:
汉朝兴起之初,一反秦代的弊政,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而相国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的办事作风成为了天下的表率,人民因而编了一首“画一”歌来加以称颂。孝惠帝无为而治,高后女主隐居深宫,而天下安定,人民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一片丰衣足食的景象。到了文帝、景帝年间,便开始移风易俗。当时,循吏如河南郡太守吴公、蜀郡太守文翁这些人,都能严于律己,为人表率,为官办事清廉公正,不用严苛的管理方法,而人民顺从地接受感化。
武帝时,对外驱除四方蛮夷,对内修改法规条令,人民因此疲惫不堪,奸恶作乱无法禁止。那时很少有能以教化治理而著称的人,只有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和倪宽等,其政绩值得一书。三人都是儒生,既精通处世之道,又熟习文章之法,他们以经学的思想方法处理政务,天子器重他们。董仲舒因病多次辞官,而公孙弘、倪宽做官做到三公。
孝昭帝年幼,霍光代为主持政务,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霍光沿袭于此而恪守职责,没有改变以前的做法。到了始元和元凤年间,匈奴归顺,老百姓生活也渐渐富足,于是开始举荐贤良官员,问询人民疾苦,于是废除酒税而讨论盐铁之利。
待到宣帝时,他兴起于里巷,从微贱之地而登上至尊之位,所以深知百姓生活的艰难。他从霍光死后开始亲自处理各项朝政,励精图治,每五天便听政一次,从丞相以下各官职依次进朝禀告。待授予刺史、郡守、诸侯相等官职时,都要亲自接见询问,了解他们的思想,然后再考察其行为以验证其言论,有名实不符合的,必须清楚它的根源。
孝宣帝常说:“老百姓所以能够安心于农业生产而没有忧虑怨恨的不良心情,是因为政治清平而法律公正。与我共同保证这一点的人,只有那些好的太守啊!他认为太守是管理官吏人民的根基,频繁调换就会造成地方上的不安宁,人民知道太守的人选十分稳定,不可欺瞒,才会服从他的教化。所以太守如果治理有成效,他总是亲自颁书勉励,增加其俸禄并赐以重金,有的授爵号至关内侯,公卿位缺时,就从那些受表彰的人中依次选用。因此,汉代的良吏在这样情况下层出不穷,有中兴之称。像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这些人,都称职尽责,可是任用刑罚,有的人抵罪而死。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人,在位时人民富足,离任后人民思念,生前有荣誉的称号,死后被尊奉祭祀,这样的风采也许就是仁德礼让的君子遗风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59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徐再思《梧叶儿·春思二首》翻译赏析

      梧叶儿·春思二首   徐再思   芳草思南浦,行云梦楚阳,流水恨潇湘。花底春莺燕,钗头金凤凰,被面绣鸳鸯:是几等儿眠思梦想!   鸦鬓春云亸,象梳秋月攲,弯镜晓妆迟。香渍青螺黛…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8
  • 高一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

    高一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   学习文言文,除了一些重要环节(如诵读,就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语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6
  • 循吏列传文言文习题

    循吏列传文言文习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2
  •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苏轼《西江月·平山堂》翻译赏析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译文]  休说死后万事皆空,身未死时也全然是场梦。    [出自]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265
  • 中考古诗词之杜甫《春望》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⑴五言律诗。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223
  • 蹇材望伪态

    【原文】:蹇(jiǎn)材望,蜀人,为湖州P。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3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