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陋轩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lì):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17.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人以为陋 简陋
(2)因名之曰“何陋”命名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例句:安而乐之
A.民相与伐木阁之材
B.居于丛棘之间
C.就石穴而居之
D.今夷之俗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多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20.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4分)
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

参考译文
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59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语文文言文倒装句式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倒装句式整理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9
  •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76
  • 《杨砺,字汝砺,京兆鄮人》原文及译文

      杨砺,字汝砺,京兆鄮人。建隆中举进士甲科。父丧,绝水浆数日。服除,以禄不足养母,闲居无仕进意,乡旧移书敦谕,砺乃赴官。解褐凤州团练推官,岁余,又以母疾弃官。开宝九年,诣阙献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7
  • 《宋太宗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4
  • 李泰伯改字

      【文言文】   范文正公(1)守(2)桐庐(3) ,始(4)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5)……其歌词(6) 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7
  • “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元右丞相伯卜花之孙。伯父那海,洪武中归附,以靖难功至都指挥同知。正统七年以征麓川功,擢都督佥事。靖远伯王骥请选在京番将舍人,捕苗云南。乃命胜与都督冉保统六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