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陋轩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lì):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17.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人以为陋 简陋
(2)因名之曰“何陋”命名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例句:安而乐之
A.民相与伐木阁之材
B.居于丛棘之间
C.就石穴而居之
D.今夷之俗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多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20.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4分)
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

参考译文
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59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原文、注释和鉴赏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释】 (1)此诗二首,作于徽宗崇宁元年(1102),作者时年五十八…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1
  • 文言文常见古代文化误区

    文言文常见古代文化误区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点较为固定,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但是很多同学在做文言文翻译时却很难得分,为此,本文总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常常涉及的误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1
  • 初中语文要背的文言文

    初中语文要背的文言文   在各种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知识内容占了很大一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要背的文言文,欢迎阅读。   1、《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7
  • “予以罪废,无所归”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10
  • 高考文言文题目

    高考文言文题目   六. (09山东济宁)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7
  • 《初潭集》的原文及赏析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