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三峡》《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 B.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D.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作者给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乙】文段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甲】文第②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D.【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1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4.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
D
B
13.(1)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样快。(2)那些整天忙碌于政事的人,望见这清幽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1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的清、疾、奇的特点。

参考译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1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燕喜亭记》的原文翻译

      《燕喜亭记》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6
  • 瘗旅文的文言文

    瘗旅文的文言文   作者:王守仁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8
  • 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论争误区辨析

    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论争误区辨析   论文摘要: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相关论争中存在着文言文价值的错位、文言文教学价值认知主体的缺失两类误区。对此,在以文言文教学研究为代表的语文教育研究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7
  • 秋江送客――白居易诗词全集

    秋江送客 [唐] 白居易 秋鸿次第过,哀猿朝夕闻。 是日孤舟客,此地亦离群。 蒙蒙润衣雨,漠漠冒帆云。 不醉浔阳酒,烟波愁杀人。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73
  • 奉答李和甫代简古诗翻译及赏析

      《奉答李和甫代简·山色江声相与清》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   可怜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人离别情。   【前言】   《奉答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5
  • 《家富性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家富性啬 【原文】 汉世①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②。侵③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④,自堂而出,随步辄减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