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受笞》“张仪者,魏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张仪受辱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③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⑤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⑥且盗而城!”
(选自《史记》)
【注释】
① 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②学术:学习游说之术。
③醳(shì):通“释”,释放。
④檄(xí):征讨的文书。
⑤而:你的。
⑥顾:却,反而。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门下意张仪      (         )      (2)掠笞数百      (          )
(3)为文檄告楚相    (          )      (4)我顾且盗而城!(          )
11.下列各项加点的“以”字与“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中“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不以物喜                    B.我以日初出远
   C. 卷石底以出                 D.太医以王命聚之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13.张仪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天下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文章具体情节,分析张仪主要性格特点。(至少两方面,2分)

参考答案
10、 (1)怀疑  (2)用竹板打  (3)写   (4)将要
11、  B    
12. ⑴张仪贫穷且没有好的品行,一定是这个人偷去了宰相的玉璧。
13. 示例:张仪被诬陷后,受到鞭笞,但他并不屈服,可见他是一个顽强不屈的人;张仪受辱后,得知自己的舌头还在,便心安的说“足矣”,可见他是一个乐观自信的人;张仪为秦相后,公开告诉楚相将要攻打楚国,可见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写出其中两点即可,但一定要有结合情节分析的内容,若没有相关分析,答对性格特点得一半分)

参考译文
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
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当初我跟从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就要偷走你的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2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陶侃逸事文言文翻译 陶侃逸事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尔。”   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8
  • 文言文杞人忧天的翻译

    文言文杞人忧天的翻译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文言文杞人忧天的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67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诗歌

      ——致敬奋战武汉抗疫战场的“最美逆行者”们   长夜无眠   寒冷而漫长的萧瑟里   有一群人   在凄凄沥沥中坚持着   在无怨无悔中守望着   飘摇的风尘里   脆弱的生命…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71
  • 适合发朋友圈的绝美古诗词

    陪伴家人时 谢尽浮名更无事,灯前儿女话团栾。 ——陆游《秋雨》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

    2022年10月10日
    118
  •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25
  • 文言文暑期练习初三语文下册

    文言文暑期练习初三语文下册   一、实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 2、略无阙处( )( )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 )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