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何岳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秀才何岳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 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2分

  问 | 其银数与封识标记 | 皆合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不敢与家人言之( 这件事) 遂以还之(于是(就))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曾经)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听说)

  3、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4、 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拾金不昧,寄金不昧2分

  5、 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2分

  穷 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意义: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8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六韬虎韬必出的文言文

    六韬虎韬必出的文言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4
  •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古诗原文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8
  • 白居易《长安春》

    原文: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译文: 青门柳枝软无力: 门外的杨柳无力的下垂着。 东风吹作黄金色: 春天的东风把柳枝吹成了金黄色。 街…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85
  • 王孙圉论楚宝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16
  •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技巧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技巧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6
  • 高考语文文言文《颜回好学》强化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颜回好学》强化练习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