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约法三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16分)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②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组:绳索。(2)怀王:即楚怀王。(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4)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5)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1) 且 人 已 服 降

  (2) 偶 语 者 弃 市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

  (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_____

  小题3: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小题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 (1) 且/人 已 服 降(2) 偶 语 者 /弃 市

  小题2:(4分)(1)本来 (2)苦于;以为苦 (3)使称王 (4)更加

  小题3:(4分)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

  小题4:(4分) 占据关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礼贤下士,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约法三章,取得关中民心。(答两点给全分)

  小题1:试题分析:且为连词,连接两个句子,所以在其后断开。偶语者构成为主语,系一个意义单位,所以在其后断开。注意题目要求,只标一处。

  小题2:试题分析:(1)固属多义字,有牢固、顽固、固然等意,结合语境可推知应解释为本来。(2)苦为多义字,有艰苦、受苦、以为苦等意思。该句其后跟秦苛法,且省略了于,根据语境,苦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取第三种解释。(3)王属多义字,有大王、称王等意。该句中该字后跟代词之,故系名词的使动用法。(4)益有益处、有益、更加(更)等意。根据语境看,该字后有喜,形容词,故可解释为更加。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合成词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1)所以译为的原因,系所字结构。(2)约束,名词,与现代汉语中表示限制的约束意思不同。该句作名词,跟在动词定(制定)后。(3)耳为多义字,有耳朵、语气词罢了了等义项。根据语境即可给出解释。

  小题4:试题分析:题目指向刘邦,要求分析取胜的原因,循着问题,梳理内容即可。可参考吾当王关中约法三章沛公又让不受及沛公与人的对话等关键点。

  【参考译文】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zhǐ,纸)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城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 ,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8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家姓·井文言文

    百家姓·井文言文   历史来源   「井」源出:   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姓源》所载,周代姜尚(太公望)受封于齐国。其后有出仕虞国者,为大夫,受封于井邑,称为井伯,其子孙遂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
  • 爱莲说语文的文言文翻译

    爱莲说语文的文言文翻译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文言文…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翻译赏析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译文]   虽分离两地,但两地云雨相同,明月也不分“两乡”,可以共睹。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6
  • “惊秋路傍客,日暮数声蝉。”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惊秋路傍客,日暮数声蝉。”这两句是说,日暮时分,树上数声蝉鸣,惊动了路旁的客人,原来是秋天到了。秋日送客,气象萧瑟,寓送友远去的别愁。 出自杨凌《送客往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2
  •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文言文阅读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文言文阅读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 高一文言文《师说》原文和翻译

    高一文言文《师说》原文和翻译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高一文言文《师说》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