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蟒文言文介绍

斫蟒文言文介绍

  《斫蟒》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小编整理的文言文介绍,供参考!

  原文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奋怒出樵斧,斫蟒首。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2]。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 医养半年,方愈。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惟孔存焉。噫!农人中,乃有弟弟如此者哉[3]!或言:“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信然![1]

  注释

  [1]胡田村:在今淄博市张店区。今作湖田。

  [2]奄(yan 淹)将气尽:气息微弱,将要断气。奄,气息奄奄。

  [3]“乃有”句:竟有这样好弟弟。乃,竟。弟弟,读作“悌弟”。悌, 敬事兄长。[1]

  译文

  胡田村有家姓胡的,兄弟二人到山上砍柴,无意中走到深山峡谷中。突然遇到一条大蟒,长兄走在前边,被大蟒咬住。弟弟在后面见了,最初惊吓得想逃跑,见到哥哥被蟒咬住向下吞,就奋不顾身地抽出砍柴的斧头,向大蟒的头砍去。大蟒虽然受了伤,但仍然咬住不放。长兄的头虽说被吞进去,幸而肩膀吞不下去。弟弟在紧急中,没有别的办法可施,就用两只手攥住兄的两只脚,用力与蟒争夺,竟然把兄从蟒的口中拖了出来。大蟒也因受伤负痛走了。细细一看长兄,鼻子耳朵都已经化掉,气息奄奄,很是危险。

  他用肩扛起长兄往回走,一路上歇息了十几次,才背回家。请医生给医治,在家养了半年才好。到现在,满脸上全是瘢痕,长鼻子耳朵的地方,只有窟窿了。哎,在农人中,竟有这样的弟弟!有的说:“大蟒没有杀死他的长兄,那是被他弟弟的德行与义气所感化。”的确是这样![2]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9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文言文阅读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原谷有祖的练习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原谷有祖的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3题。(14分)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yí)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7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217
  • 《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子春秋》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子春秋》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5
  • 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初中文言文的阅读

    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初中文言文的阅读   共工怒触不周山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6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9
  •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