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0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鼠画逼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鼠画逼真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则踉跄④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7
  • 【南吕】一枝花_湖上归长天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湖上归 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生色围屏,翠冷胜云径,嫣然后黛横。但携将旖旎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 【梁州】…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683
  • 核工记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阅读答案

    1、文言文   季弟①获桃坠②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③历历可数。城巅具④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⑤,执桴⑥鼓,若寒冻不胜⑦者。枕山麓一寺,老…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8
  • 袁牧《与薛寿鱼书》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与薛寿鱼书①      【清】袁牧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84
  • 中考课外的文言文一日一练

    中考课外的文言文一日一练   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①;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古诗河广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河广译文及注释 河广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个芦苇筏就能航行。谁说宋…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