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句式

文言文常用句式

  习惯句式知道他喜欢她,她就没完没了地耍性子,嫌他做的饭凉了热了咸了淡了,嫌他洗的衣服不干净,抱怨孩子的奶瓶有味了,那时他们有了孩子。”抬头一看,上帝已经走的没影没踪了,只是周围还飘着一句话:“对每个生命来说,最最重要的便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

  2、无乃……乎?

  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教之战》)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

  3、得无……乎?

  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

  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詟说赵太后》)──该不会,该没有。

  4、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一类的意思。“何”是疑问副词作补语,当“怎么”讲。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等。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5、何……为?何以……为?

  这是表询问或反问的一种句式。“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为”是语气词。“何……为”式“何”后边是谓语动词。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何以……为”式中“以”是动词,当“用”讲,作谓语,它后边带名词或动词作宾语。可译为“哪里(怎么)用得着……呢”,也可译为“为什么……呢”。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为什么要告辞呢?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颟臾》)──哪里用得着攻打呢?为什么要攻打呢?

  6、……孰与……?

  动词性结构,用于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好坏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①),可译为“与……相比哪个(谁)……”。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②)可译为“与……比起来怎么样”。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有所……,无所……

  在这种句式里,“有”“无”是动词谓语,“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无”的宾语。翻译时应该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所”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灵活地译出,不必机械地译成原文的语法结构。如: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窃符救赵))──“所”指国君的命令。句子可译为“大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个“所”分别指财物和妇女。句子可译为“财物没有拿取什么,妇女没有宠爱哪一个”。

  ③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毛遂自荐》)──“未有所”等于说“无所”。

  8、有以……,无以……

  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着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无以……”等于说“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语充当宾语。可译为:“(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等。如: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有以报太子”,有办法报效太子。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无以为乐”,没有什么用来作乐。

  ③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

  写作技巧写作基础文言文常用句式:习惯句式

  碎了一地的记忆,伤了一世的忧伤?” 洗了澡,草草吃了一碗方便面,儿子便到书房去。

  文言文常用句式:习惯句式花落有时,花瓣纷飞,灿烂的一瞬,将一肚的花事,融尽大地,飞蛾扑火,花如雨下,却是瞬时灿烂,一生等待,只为这一刻的纵情,记忆会定格,美好会流传。所以,我们真该认认真真地生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3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黄宗羲《山居杂咏》阅读答案及赏析

    山居杂咏 黄宗羲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注】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91
  • 甘桔千树

      【文言文】   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吴末,甘橘成,岁①得绢数千匹…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3
  • 《多丽·咏白菊》翻译赏析

      《多丽·咏白菊》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11
  •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留别王侍御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99
  • 闲聊汉语特点和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不是像希腊文、拉丁文那种‘全死’的‘外国文字’”,而是“本国本土产生的应用文字”(唐德刚先生语,见《胡适口述自传》汉译本第200页注文)。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84
  • 《隋书•刘行本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刘行本传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丰。每以疯读为事,精力忘疲,虽衣食乏绝,晏如也。     &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