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试题: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试题: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附答案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

  (选自韩愈《昌黎先生集》,有删节)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 举:提拔,推举

  B.四海皆已无虞 虞:欺骗,欺诈

  C.则将不暇食与沐矣 暇:闲暇时间

  D.亦宜引而进之 引:推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公在辅佐君主担任宰相的过程中,工作十分繁忙,常常吃一顿饭、洗一次头要分三次完成。

  B.周公治国有方,奸佞小人得以清除,蛮夷部族也已归顺,各种教化制度都已建立,社会风俗淳厚朴实。

  C.尽管周公具备圣人的才能,国家也治理得有条不紊,但仍求贤若渴,深恐思虑不全,辜负周成王之意,失去天下人心。

  D.作者尽管两次呈书没有回音,三次登门不受欢迎,但仍然再次呈书宰相,希望他能了解自己的心志。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3分)

  (2)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3分)

  (3)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4分)

  8.作者反复给宰相上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5.B(“虞”是忧虑、担忧的意思。)

  6.A(“吃一顿饭、洗一次头也要分三次完成”表述不符合文意,“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是指他接见贤才的急迫心态,吃一顿饭,常常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出来迎宾;洗一次头发,常常多次握着头发出来见客。)

  7.(1)不只不比周公贤能罢了,难道再有比当时的百官更贤能的吗?(3分,句意正确1分,“不惟不贤”、“执事者”各1分)

  (2)正因为这样,所以到现在人们歌颂周成王德行,而且不停地称赞周公的功绩。(3分,三句句意各1分)

  (3) 只因为我生性糊涂愚钝,不知道躲避离开,所以又有上述关于周公的一番议论。(4分,三句句意各1分,“说”1分)

  8.不应冷漠对待天下的才人,而应大力提拔重用天下的有用人才,以更有利于国家的有效治理。(三句各1分)

  【参考译文】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谨地向宰相阁下再拜进言。

  我听说周公辅佐君主做宰相的时候,他是多么急于接见贤才啊,正当吃一顿饭,却三次(或: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出来迎宾;正当洗一次头发,即三次(或:多次)握着头发出来见客。这时候,天下的贤才都已经提拔重用了,邪恶凶顽、图谋不轨、谄媚逢迎、虚伪欺诈的一类小人,都已经清除;整个天下都已经无须担心;处在极边远地方的许多蛮夷部族,都已经归顺进贡;天时的灾害变化,昆虫草木的.反常现象,都已经销声匿迹;国家的礼乐、刑政这些教化的制度都已建立;社会的风俗都已淳厚朴实;动物、植物,凡属风雨霜露所浸润滋养的一切,都已各得其所;麟、凤、龟、龙之类的美好吉祥的迹象,都已经一一出现,而周公凭着圣人的才能,借助于成王叔父这样至亲的关系,他所辅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绩,又都这样显著。那些请求进见的人,难道再有比周公更贤能的吗?不只不会比周公贤能而已,难道再有比当时的百官更贤能的吗?哪里还能有什么计策、议论能够对周公的教化有所补益呢?可是周公访求他们是这样的急切,只担心自己的耳朵有什么听不见、眼睛有什么看不到之处,自己的思索考虑有什么不周全之处,以致辜负成王托政给周公的深意,得不到天下人心。象周公这样的用心,假使那时辅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绩没有那样显著,又不是圣人的大才,又没有叔父的至亲关系,那就要连吃饭和洗头的时间都没有了,哪里是吐哺握发这样的勤劳就够了呢!正因为这样,所以到现在人们歌颂周成王德行,而且不停地称赞周公的功绩。

  现在阁下作为宰相,身份与周公也相近了。天下的贤才难道都已经提拔重用了?邪恶凶顽、图谋不轨、谄媚逢迎、虚伪欺诈的一类坏人,难道都已经清除?整个天下都已经无须担心?处在极边远地方的蛮夷部族,难道都已经归顺和进献礼物?国家的礼乐、刑政这些教化的制度难道都已建立?动物、植物,凡属风雨霜露所浸润滋养的一切,难道都已经各得其所了?麟、凤、龟、龙之类的美好吉祥的迹象,难道都已经一一出现?那些请求进见的人,虽然不能期望他们有极为美好的道德,但和那些办事的人相比,难道德才都在他们之下吗?他们所提所说的意见,难道全都对政事毫无补益吗?现在您虽然不能像周公那样吐哺握发,也总应该积极推举他们,考察其表现而后决定去留,不应该冷漠对待、无所反应。

  我等待您的指示,已经四十多天了。接连呈上两封书信,而我的心意仍未能使您了解。三次登门拜见,却被守门人拦住。只因为我生性糊涂愚钝,不知道躲避离开,所以又有上述关于周公的一番议论。希望您能仔细地看看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6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出自顾况《古离别》 西江上, 风动麻姑嫁时浪。 西山为水水为尘, 不是人间离别人。 注 古离别:古乐府《杂曲歌》旧有此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 小学生赞颂雷锋精神的诗歌朗诵稿

      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争当雷锋精神的传承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赞颂雷锋精神的诗歌朗诵稿,欢迎阅读参考 …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51
  • 离别类的古诗名句及作者出处

    离别类古诗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 蓦山溪·自述

    朝代:宋代 作者:宋自逊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55
  • 陶侃惜阴

      【文言文】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7
  • 郑人置履文言文翻译

    郑人置履文言文翻译   导语:郑人置履,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事实,不能太墨守成规。词语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人置履文言文翻译,欢迎…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