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①父异焉 ( )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③贤于材人远矣 ( ) ④赏赐百千强 ( )

  ⑤对镜帖花黄 ( ) ⑥卿言多务,孰若孤?( )

  【小题2】写出文中属于侧面描写的句子两句:(2分)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答案

  【小题1】⑴对……感到诧异 ⑵完成 ⑶胜过,超过 ⑷有余 ⑸通“贴” ⑹谁

  【小题2】侧面描写:“父异焉”“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余闻之也久”

  【小题3】⑴父亲认为这样做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

  ⑵士人分别三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几个文言词语大多是文下注解里面的内容.其中"异"为文言文中的重点字,此处考查其常规用法之一,即"对……感到诧异"。“帖"为文言文为的一类特殊字,即通假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另外还要注意一些通假字 多义词等的理解和辨析,并把易错易混的词语做笔记,多看多记,自然就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了.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侧面描写,然后再到文中去寻找相关句子.寻找的`范围是前两段,因为第三段是文章议论抒情的部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所谓侧面描写,即不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 动作 肖像 心理,而是通过别人的反应或是评价来写这个人物.这是描写人物的方法之一.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利”“扳”‘谒’"更"等。“利”是认为有利的意思.“扳”是动词,拉,拉着的意思.‘谒’是拜访的意思。"更"是重新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8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初中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92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9
  • 过骊山作(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过骊山作(杜牧)   这首七言古诗可能与《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作于同时,即诗人在洛阳登进士第后赴长安制策登科途中,即文宗大和二年 (828)春。骊山,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墓在…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53
  • 拔苗助长文言文注释

    文言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49
  • 《陈情表》文言文教学知识

    《陈情表》文言文教学知识   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下面是《陈情表》文言文教学知识,为大家提供参考。   整体感知   理解本文,首先要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司马氏集团灭蜀后…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1
  • 又与焦弱侯文言文及翻译

    又与焦弱侯文言文及翻译   郑子玄者,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故喜之。盖彼全不曾亲见颜、曾、思、孟,又不曾亲见周、程、张、朱,但见今之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