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文言文翻译

朱熹春日文言文翻译

  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各位同学们,下面就是朱熹春日文言文翻译,请看下面:

  朱熹春日文言文翻译

  春日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①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②寻芳:「芳」花草。春游踏青的意思。

  ③泗水:水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泗水县。

  ④等闲:随便,到处都可以。

  ⑤东风:春风。

  诗歌翻译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春日》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6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纪劻,字伯纪,邵武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纪劻,字伯纪,邵武人也。自其祖始居无锡。父夔,终龙图阁待制。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劻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4
  • 七年级文言文:盘古开天

    七年级文言文:盘古开天   鸿蒙初开,天地混沌   中有巨人,盘古是名   神斧铿锵,劈开阴阳   浊者为地,清者为天   天地寂寂,亘古一神   意兴萧索,自解全身   神之呼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5
  • 写湖北东坡赤壁的诗词大全

    东坡赤壁在湖北黄冈 (古名黄州),原是长江边的一座小山,崖石赭赤,状如悬鼻,故名赤鼻山,也称赤鼻矶。《大明一统志》:“屹立江滨,截然如壁而有赤色,亦称赤壁”…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9
  • 文言文《搜神记·卷一·汉董永》原文

    文言文《搜神记·卷一·汉董永》原文   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   (父子)一起尽力种地,(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着。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父亲死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30
  • 《将进酒》原文及注释译文

      《将(qiāng)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496
  • 诵读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探究

    诵读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探究   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在语言交际应用层面,文言表达几乎从未走进过我们的生活,因而也就不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