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文言文翻译

朱熹春日文言文翻译

  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各位同学们,下面就是朱熹春日文言文翻译,请看下面:

  朱熹春日文言文翻译

  春日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①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②寻芳:「芳」花草。春游踏青的意思。

  ③泗水:水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泗水县。

  ④等闲:随便,到处都可以。

  ⑤东风:春风。

  诗歌翻译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春日》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6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休宾,字处干,本平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休宾,字处干,本平原人。祖昶,从慕容德度河,家□北海之都昌县。父奉伯,刘裕时,北海太守。休宾少好学,有文才,兄弟六人,乘民、延和等皆有时誉。 休宾为刘彧虎贲中郎将,稍迁幽州刺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6
  • 浅谈文言文与政论

    浅谈文言文与政论   写在前面的话:   本来不想写文史的复习方法,因为那个太知识化了,学习过程也单纯,基本上没有技巧可言。我见过基础好的文科同学,根本不复习也能拿到120分以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宋史·洪遵传》原文翻译

      原文:   洪遵,字景严,皓仲子也。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以父荫补承务郎,与兄适同试博学宏词科,中魁选,赐进…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2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及作者出处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8
  • 文言文阅读《列子·天瑞》

    文言文阅读《列子·天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 《周封君传》的原文及翻译

      :   周封君者,广东按察司副使周美济叔之父也。其先海虞人,后徒昆山之茆泾。   济叔少时,封君口授以书。比数岁,遣从师学。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率以为常。及济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